“有女如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女如云”全詩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出其東門翻譯及注釋
翻譯
漫步城東門,美女多若天上云。雖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綠頭巾,令我愛在心。
漫步城門外,美女多若茅花白。雖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懷。唯此素衣紅佩巾,可娛可相愛。
注釋
①東門:城東門。
②如云:形容眾多。
③匪:非。思存:想念。思:語助詞。存:一說在;一說念;一說慰籍。
④縞(gǎo 稿):白色;素白絹。綦(qí 其)巾:暗綠色頭巾。
⑤聊:愿。員(yún 云):同“云”,語助詞。
⑥闉闍(yīn dū 因都):外城門。
⑦荼:茅花,白色。茅花開時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眾多。
⑧且(jū 居):語助詞。一說慰籍。
⑨茹藘(rú lǘ 如驢):茜草,其根可制作絳紅色染料,此指絳紅色蔽膝。“縞衣”、“綦巾”、“茹藘”之服,均顯示此女身份之貧賤。
出其東門鑒賞
鄭之春月,也確如姚際恒所說,乃是“士女出游”、談情說愛的美妙時令。《鄭風·溱洧》一詩說,在清波映漾的溱水、洧水之畔,更有“殷且盈”的青年男女,“秉蘭”相會、笑語“相謔”,互相贈送著象征愛情的“芍藥”之花。此詩所展示的,則是男女聚會于鄭都東門外的一幕,那景象之動人,也決不遜色于“溱洧”水畔。“出其東門,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二章復疊,妙在均從男主人公眼中寫來,表現著一種突見眾多美女時的驚訝和贊嘆。“如云”狀貌眾女之體態輕盈,在飛彩流丹中,愈顯得衣飾鮮麗、繽紛照眼;“如荼”表現眾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開,愈見得笑靨燦然、生氣蓬勃。面對著如許眾多的美麗女子,縱然是枯木、頑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動心的。
在邁出城門的剎那間,此詩的主人公也被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飾的贊嘆之語,正表露著這份突然涌動的不自禁之情。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愛情”則更要微妙難猜:“雖則如云,匪我思存”、“雖則如荼,匪我思且”——在眾多美女前怦然心動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內心所愛的選擇時,吐語竟如此出人意料。兩個“雖則……匪我……”的轉折句,正以無可動搖的語氣,表現著主人公的情有獨鐘。好奇的讀者自然要打聽:他那幸運的戀人而今安在?“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縞衣茹藘,聊可與娛”二句,即帶著無限的喜悅和自豪,將這位戀人推到了你的眼前。如果你還知道,“縞衣綦巾”、“縞衣茹藘”,均為“女服之貧賤者”(朱熹),恐怕在驚奇之際,更會對主人公肅然起敬:原來他所情有獨鐘的,竟是這樣一位素衣綠巾的貧賤之女!只要兩心相知,何論貴賤貧富——這便是彌足珍惜的真摯愛情。主人公以斷然的語氣,否定了對“如云”、“如荼”美女的選擇,而以喜悅和自豪的結句,獨許那“縞衣茹藘”的心上人,也足見他對伊人的相愛之深。
由此回看詩章之開篇,那對東門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贊嘆,其實都只是一種渲染和反襯。當詩情逆轉時,那盛妝華服的眾女,便全在“縞衣綦巾”心上人的對照下黯然失色了。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愛情所投射于詩中的最動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貧賤之戀獲得了超越任何勢利的價值和美感。
出其東門創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稱刑措不用者四十年,這時可稱為周代的黃金時期。昭、穆以后,國勢漸衰。后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會處于動蕩不安之中。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有女如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í dōng mén
出其東門
chū qí dōng mén, yǒu nǚ rú yún.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
suī zé rú yún, fěi wǒ sī cún.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gǎo yī qí jīn, liáo lè wǒ yuán.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chū qí yīn dū, yǒu nǚ rú tú.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suī zé rú tú, fěi wǒ sī qiě.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gǎo yī rú lǘ, liáo kě yǔ yú.
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有女如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