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來峽口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徐來峽口風”全詩
飧漿便北客,淖粥稱衰翁,槐晚纖纖綠,榴殘續續紅。
責輕仍飽食,三嘆愧無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午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午興》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漸轉廊腰日,
徐來峽口風。
飧漿便北客,
淖粥稱衰翁。
槐晚纖纖綠,
榴殘續續紅。
責輕仍飽食,
三嘆愧無功。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午后的情感和思考。詩人在廊腰漸轉的時刻,感受到照射在廊腰上的陽光,峽口吹來的微風帶來了涼爽和寧靜的感覺。詩人用自己的飲食生活來反襯自己的境遇,他輕食簡單,而北方客人卻享受著美味的食物,這使他感到衰老和無力。詩中還描述了槐樹晚霞的綠色和榴花的殘紅,呈現出季節的變遷和光陰的流逝。最后,詩人感慨于自己責任的輕微和功業的匱乏,表達了內心的愧疚和無奈之情。
賞析:
《午興》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陸游內心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人通過描寫景物和對比來表達自己的心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午后的寧靜和深思。詩中的廊腰、峽口、飧漿、淖粥等細節描寫,生動地勾勒出了詩人的生活環境和他與外界的聯系。槐樹晚霞和榴花的描繪則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與詩人內心的感慨相呼應。最后的責輕仍飽食和三嘆愧無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現實境遇和成就的思考和反思,展現了他的自省和憂慮之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富有意境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體現了陸游獨特的詩人風格和內心世界的表達。
“徐來峽口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xìng
午興
jiàn zhuǎn láng yāo rì, xú lái xiá kǒu fēng.
漸轉廊腰日,徐來峽口風。
sūn jiāng biàn běi kè, nào zhōu chēng shuāi wēng, huái wǎn xiān xiān lǜ, liú cán xù xù hóng.
飧漿便北客,淖粥稱衰翁,槐晚纖纖綠,榴殘續續紅。
zé qīng réng bǎo shí, sān tàn kuì wú gōng.
責輕仍飽食,三嘆愧無功。
“徐來峽口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