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門晝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言門晝掩”全詩
只言門晝掩,不道客誰來。
足痹思尋壑,愁生久撥醅。
吾兒能問事,梨栗且炮煨。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掩門》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掩門》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簌簌落高槐,
陰陰長綠苔。
只言門晝掩,
不道客誰來。
足痹思尋壑,
愁生久撥醅。
吾兒能問事,
梨栗且炮煨。
中文譯文:
茂密的槐樹落下“沙沙”的聲音,
院子里籠罩著陰郁的青苔。
只說大門白天關著,
不知道有客人會來。
腳痛時想去找一片山谷,
愁苦久撥動著酒糟。
我兒能打聽消息,
先把梨和栗子炮煨一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寂靜而愁苦的氛圍,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苦悶。詩的開頭,通過描繪槐樹落葉的聲音和院子里長滿苔蘚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沉寂的氛圍,預示著孤寂的心境。
接著,詩人通過大門白天關著來暗示自己的孤獨,不知道有人會來看望自己。這種孤獨的情緒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內心的愁苦。
下半首詩,詩人描述了自己腳痛時渴望尋找一片山谷的愿望,山谷象征著寬廣和自由,但卻受制于病痛,無法實現自己的心愿。愁苦的心情使詩人一直撥弄著喝剩的酒糟,表達了內心的煎熬與無奈。
詩的結尾,詩人寄望于自己的兒子,希望他能去打聽消息,為自己解憂。然后提到梨和栗子,表明即使生活困頓,仍然能夠通過簡單的方式解決溫飽問題。這種對于簡單生活的珍視和對兒子的期望,是詩人內心堅毅和樂觀的一面。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深刻的形象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作者在寂寞中的愁苦和對兒子的期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境遇和精神狀態。
“只言門晝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n mén
掩門
sù sù luò gāo huái, yīn yīn zhǎng lǜ tái.
簌簌落高槐,陰陰長綠苔。
zhǐ yán mén zhòu yǎn, bù dào kè shuí lái.
只言門晝掩,不道客誰來。
zú bì sī xún hè, chóu shēng jiǔ bō pēi.
足痹思尋壑,愁生久撥醅。
wú ér néng wèn shì, lí lì qiě pào wēi.
吾兒能問事,梨栗且炮煨。
“只言門晝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