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馬歸來踏殘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倦馬歸來踏殘日”全詩
雁翅不禁疏雨濕,楓林初染早霞丹。
少年已嘆儒冠誤,暮境更知行路難。
倦馬歸來踏殘日,長吟聊得寫憂端。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視陂至崇仁村落》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視陂至崇仁村落》是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江南景色和詩人的心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津亭徙倚客衣單,
秋盡江南亦已寒。
雁翅不禁疏雨濕,
楓林初染早霞丹。
少年已嘆儒冠誤,
暮境更知行路難。
倦馬歸來踏殘日,
長吟聊得寫憂端。
詩意:
這首詩詞以江南秋天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陸游的情感和哲思。詩人在津亭旁倚著客衣,感嘆著秋天的終結,意味著江南的寒冷也即將到來。雁翅無法阻擋疏雨的濕潤,楓林初染上早霞的鮮艷。年少時的詩人已經感嘆讀書人的冠冕誤入了歧途,而晚年的境遇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行路的艱難。疲倦的馬匹歸來,踏著殘陽的余暉,詩人長吟不已,借此寫出內心的憂傷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南秋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疲憊和憂傷。
詩詞的開頭,津亭徙倚客衣單,展現了詩人的身世之感。津亭是一種供人休息的亭子,詩人倚在津亭旁邊,衣衫單薄,顯得孤獨。接著描述了秋盡江南亦已寒,用江南的秋天來象征人生的終結和寒冷,暗示詩人對于人生的悲涼感受。
接下來的兩句,雁翅不禁疏雨濕,楓林初染早霞丹,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反襯詩人內心的情感。雁翅是指雁群的翅膀,暗示了秋天的降臨,而雨濕則增添了憂傷的氛圍。楓林染上早霞的丹色,美麗而又短暫,象征著生命的短暫和變幻無常。
詩的下半部分,少年已嘆儒冠誤,暮境更知行路難,表達了詩人對于自身經歷和人生境遇的反思。少年時的詩人已經感嘆讀書人的冠冕誤入了歧途,意味著詩人認識到讀書之人并非都能通達真理和走上正確的道路。而晚年的境遇讓詩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行路的艱難,暮境更能體會到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艱辛。
最后兩句,倦馬歸來踏殘日,長吟聊得寫憂端,展現了詩人的心情。疲倦的馬匹歸來,踏著殘陽的余暉,象征著詩人對于人生的歸宿和結束的思考。詩人長吟不已,借此寫出內心的憂傷之情,表達了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和疑惑。
整首詩詞以江南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疲憊和憂傷。詩人通過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于自身經歷和人生境遇的反思。這首詩詞深情而又憂傷,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呈現出一種深沉的內心世界。
“倦馬歸來踏殘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bēi zhì chóng rén cūn luò
視陂至崇仁村落
jīn tíng xǐ yǐ kè yī dān, qiū jǐn jiāng nán yì yǐ hán.
津亭徙倚客衣單,秋盡江南亦已寒。
yàn chì bù jīn shū yǔ shī, fēng lín chū rǎn zǎo xiá dān.
雁翅不禁疏雨濕,楓林初染早霞丹。
shào nián yǐ tàn rú guān wù, mù jìng gèng zhī xíng lù nán.
少年已嘆儒冠誤,暮境更知行路難。
juàn mǎ guī lái tà cán rì, cháng yín liáo dé xiě yōu duān.
倦馬歸來踏殘日,長吟聊得寫憂端。
“倦馬歸來踏殘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