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空自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山空自多”全詩
路衢唯見哭,城市不聞歌。
漂梗無安地,銜枚有荷戈。
官軍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征夫》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征夫》詩詞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他看到征兵離家出征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悲痛和對生活的困擾。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十個家庭只剩幾個人,
千山萬水空蕩蕩。
街頭只見哭聲,
城市里聽不到歌唱。
漂泊無固定住處,
背負戰爭的重負。
朝廷的軍隊還未進入蜀地,
我該如何走我的路呢?
詩意:
《征夫》這首詩從人們的生活細節入手,描繪戰爭對普通人的影響。詩人通過描繪征兵離家的情景,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悲痛和對生活的困擾。他感到無法安定地生活,被迫背負戰爭帶來的重擔,而朝廷的軍隊尚未解放蜀地,使得他的前途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困擾。
賞析:
這首詩以寫實手法描繪了詩人眼中的戰爭現實。通過十個家庭只剩下幾個人、千山萬水荒涼的畫面,詩人給讀者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和痛苦。他通過街頭只見哭聲、城市里聽不到歌唱這些對比,強化了戰爭對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詩人的內心困擾和不安被通過詩中的銜枚有荷戈、官軍未通蜀等表達出來。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描寫,將詩人的思想和情感清晰地傳達給讀者。這首詩展示了詩人對戰爭的不滿和對人間苦難的關懷,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
“千山空自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fū
征夫
shí shì jǐ rén zài, qiān shān kōng zì duō.
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
lù qú wéi jiàn kū, chéng shì bù wén gē.
路衢唯見哭,城市不聞歌。
piào gěng wú ān dì, xián méi yǒu hé gē.
漂梗無安地,銜枚有荷戈。
guān jūn wèi tōng shǔ, wú dào jìng rú hé.
官軍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千山空自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