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爭尋鵓鴿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童子爭尋鵓鴿飯”全詩
欲賡楚客詠餐菊,卻媿周人歌采薇。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戲詠園中春草》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戲詠園中春草》
譯文:
童子們爭相尋找鵓鴿的食物,
醫翁曬著蝦蟆皮衣。
欲賡楚國客人歌頌用餐的菊花,
卻為周國人采集薇草而感到羞愧。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園中的春草,展現了不同人的心態和追求。童子們追尋鵓鴿的食物,表現出他們天真爛漫、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情的特點。醫翁曬蝦蟆皮衣,顯示了他們的樸實和節儉,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楚國客人欲賡贊美餐桌上的菊花,表達了對美食的追求和品味的追求。然而,周國人卻為了采集薇草而感到羞愧,暗示了他們對于簡單和樸素的生活方式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通過對不同人群的描寫,展現了不同的追求和價值觀。童子們尋找鵓鴿飯,表現出他們對自然的好奇和對生活的熱愛,充滿了童真和活力。醫翁曬蝦蟆皮衣,展示了他們的樸實和節儉,以及對于資源的合理利用。楚國客人贊美菊花,表達了對美食和高雅生活的向往,體現了他們對品味和享受的追求。而周國人則感到羞愧,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追求簡單樸素,不如采集薇草的周國人高尚。這種對比凸顯了不同人的不同追求和價值觀,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不同人的情感和追求,通過對園中春草的描繪,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生活和美好的向往。作者通過細膩的文字,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了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這首詩以簡約的形式傳達了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陸游獨特的詩詞才華。
“童子爭尋鵓鴿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yǒng yuán zhōng chūn cǎo
戲詠園中春草
tóng zǐ zhēng xún bó gē fàn, yī wēng rì pù há ma yī.
童子爭尋鵓鴿飯,醫翁日曝蝦蟆衣。
yù gēng chǔ kè yǒng cān jú, què kuì zhōu rén gē cǎi wēi.
欲賡楚客詠餐菊,卻媿周人歌采薇。
“童子爭尋鵓鴿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