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七十如童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翁七十如童兒”全詩
青蒲紅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頹已作老驥臥,來往尚如黃犢馳。
但知身存百無害,莫問老健能幾時。
汝勤挾筴乃堪笑,且共飯豆羹秋葵。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晴每至園中輒抵暮戲示兒子》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晴每至園中輒抵暮戲示兒子》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晴朗時,我總是在園中嬉戲,并在傍晚時分給兒子演戲。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老翁七十高齡,但心境仍像兒童一般天真快樂的狀態。他不關心世事,只是游戲嬉戲,享受自然與家庭的樂趣。
詩中描繪了園中的景物。瓦壘成的塔樓傲然挺立,庭院中盆栽被視為池塘,青蒲和紅蓼相互掩映,病態的棕竹和瘦弱的竹子相互支撐。
詩人的身體已經衰頹,就像老馬躺下休息一樣,但他的行動仍然像小黃牛奔跑一樣靈活。他只知道自己身體還健在,并無害處,卻不知道自己能保持健康多久。
作者對兒子的勤勞工作感到好笑,他與兒子一起共進豆羹和秋葵,表達了家庭溫馨和親情的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作者內心狀態的反映,展現了一個老年人心態的特點。作者以天真的心態面對歲月的流逝,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家庭的情感依戀,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傳達了作者對生活、家庭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老翁七十如童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qíng měi zhì yuán zhōng zhé dǐ mù xì shì ér zi
秋晴每至園中輒抵暮戲示兒子
lǎo wēng qī shí rú tóng ér, zhì shū bù guān shì yóu xī yuán zhōng lěi wǎ qiáng míng tǎ, tíng xià mái pén liáo zuò chí.
老翁七十如童兒,置書不觀事游嬉;園中壘瓦強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qīng pú hóng liǎo gòng yǎn yìng, bìng zōng shòu zhú xiāng fú chí.
青蒲紅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shuāi tuí yǐ zuò lǎo jì wò, lái wǎng shàng rú huáng dú chí.
衰頹已作老驥臥,來往尚如黃犢馳。
dàn zhī shēn cún bǎi wú hài, mò wèn lǎo jiàn néng jǐ shí.
但知身存百無害,莫問老健能幾時。
rǔ qín xié cè nǎi kān xiào, qiě gòng fàn dòu gēng qiū kuí.
汝勤挾筴乃堪笑,且共飯豆羹秋葵。
“老翁七十如童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