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溪上野舟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云溪上野舟回”全詩
傍人鷗鳥自然熟,到處藕花無數開。
麥飯不饜常面槁,柴門閑掩自心灰。
雨來正作盆山地,不怕冥冥半月梅。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上章納祿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東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章納祿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東歸》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群玉峰頭孤夢斷,
五云溪上野舟回。
傍人鷗鳥自然熟,
到處藕花無數開。
麥飯不饜常面槁,
柴門閑掩自心灰。
雨來正作盆山地,
不怕冥冥半月梅。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陸游五月初返鄉的情景。他來到群玉山上,心中感慨萬千,孤獨而迷茫。溪水上的船歸來了,仿佛是在回應他的思念和歸鄉的喜悅。周圍的鷗鳥自然而然地翱翔,藕花在各處綻放,生機勃勃。然而,陸游內心的饑餓和干燥并沒有得到滿足,他常常面對粗糲的麥飯,心中充滿了苦澀。他的柴門常常是掩著的,心中也充滿了灰暗和無奈。盡管雨水滂沱,山地如盆,但他并不畏懼,因為他內心中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就像那盛開的半月梅花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歸鄉的情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傳達了他對鄉愁和生活困境的思考。詩中的群玉山、五云溪、藕花等自然景物與人物情感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景物與心境交融的畫面。詩人通過描繪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勃勃,以對比自身的饑餓和內心的苦悶,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
詩中的"傍人鷗鳥自然熟"一句,表現了自然的寧靜和安適,與陸游內心的不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麥飯不饜常面槁,柴門閑掩自心灰"揭示了詩人貧困的生活狀況和內心的苦悶。然而,詩人并沒有被困境所打敗,他表現出一種堅韌和樂觀的精神,不怕困難和挫折。最后的"不怕冥冥半月梅"表達了詩人的堅守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展現了他對生活的希冀和對自己的自信。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致和內心感受,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自然景物的象征意義,詩人表達了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對困境的堅韌面對,展現了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五云溪上野舟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zhāng nà lù ēn bì wài cí suì yǐ wǔ yuè chū dōng guī
上章納祿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東歸
qún yù fēng tóu gū mèng duàn, wǔ yún xī shàng yě zhōu huí.
群玉峰頭孤夢斷,五云溪上野舟回。
bàng rén ōu niǎo zì rán shú, dào chù ǒu huā wú shù kāi.
傍人鷗鳥自然熟,到處藕花無數開。
mài fàn bù yàn cháng miàn gǎo, zhài mén xián yǎn zì xīn huī.
麥飯不饜常面槁,柴門閑掩自心灰。
yǔ lái zhèng zuò pén shān dì, bù pà míng míng bàn yuè méi.
雨來正作盆山地,不怕冥冥半月梅。
“五云溪上野舟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