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汝梨與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豐汝梨與棗”全詩
屋日已朽蠹,我老不自還。
茅可刈之野,木可伐之山,尚復不能具,日夜憂其顛;況我虛幻身,念念隨化遷,齒墮發亦縞,鏡中失朱顏,其危甚于屋,何恃能牢堅?豐汝梨與棗,養汝汞與鉛,防疾如待敵,愛氣如守關,謀于履霜初,懼在橫流前,書紳銘席端,雖老尚可全。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修居室賦詩自警》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修居室賦詩自警》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陸游的居所破敗不堪,借此自警并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虛幻的思考。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荒園二三畝,
敗屋八九間,
初至如逆旅,
忽逾四十年。
屋日已朽蠹,
我老不自還。
茅可刈之野,
木可伐之山,
尚復不能具,
日夜憂其顛;
況我虛幻身,
念念隨化遷,
齒墮發亦縞,
鏡中失朱顏,
其危甚于屋,
何恃能牢堅?
豐汝梨與棗,
養汝汞與鉛,
防疾如待敵,
愛氣如守關,
謀于履霜初,
懼在橫流前,
書紳銘席端,
雖老尚可全。
這首詩的詩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居所破敗的描述,二是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虛幻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荒園只有二三畝,敗屋八九間。陸游形容自己初來時如同逆旅,不料已經過去四十年。屋子已經腐朽被蟲蛀,而他自己也老去無法回歸少年時的狀態。這種破敗的居所成為他內心的反映,象征著他個人的衰老和生命的無常。
其次,陸游通過自己的居所的破敗,引發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虛幻的思考。他提到茅草可以從野外割取,木材可以從山上伐來,但他卻無法修繕自己的居所。這讓他日夜憂慮,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居所的危險程度遠遠超過了房屋本身,而是關乎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他的身體和容顏也逐漸衰老,齒落發白,鏡中失去了昔日的容貌。陸游明白生命的脆弱和虛幻,無法依賴外在的堅固物來保護自己。
最后幾句表達了陸游對保持健康的重視和珍惜生命的態度。他提到要像對待敵人一樣防備疾病,像守衛城關一樣珍愛生命的氣息。他意味著自己要在寒霜剛剛融化時就開始謀劃,擔心在逆境來臨之前無法做好準備。他提到書寫文章、品味美食都可以使他在老去的同時得到滿足。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破敗的居所和對生命虛幻的思考,表達了陸游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認識,同時也提醒人們要珍惜生命、把握當下。
“豐汝梨與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ū jū shì fù shī zì jǐng
修居室賦詩自警
huāng yuán èr sān mǔ, bài wū bā jiǔ jiān, chū zhì rú nì lǚ, hū yú sì shí nián.
荒園二三畝,敗屋八九間,初至如逆旅,忽逾四十年。
wū rì yǐ xiǔ dù, wǒ lǎo bù zì hái.
屋日已朽蠹,我老不自還。
máo kě yì zhī yě, mù kě fá zhī shān, shàng fù bù néng jù, rì yè yōu qí diān kuàng wǒ xū huàn shēn, niàn niàn suí huà qiān, chǐ duò fā yì gǎo, jìng zhōng shī zhū yán, qí wēi shèn yú wū, hé shì néng láo jiān? fēng rǔ lí yǔ zǎo, yǎng rǔ gǒng yǔ qiān, fáng jí rú dài dí, ài qì rú shǒu guān, móu yú lǚ shuāng chū, jù zài héng liú qián, shū shēn míng xí duān, suī lǎo shàng kě quán.
茅可刈之野,木可伐之山,尚復不能具,日夜憂其顛;況我虛幻身,念念隨化遷,齒墮發亦縞,鏡中失朱顏,其危甚于屋,何恃能牢堅?豐汝梨與棗,養汝汞與鉛,防疾如待敵,愛氣如守關,謀于履霜初,懼在橫流前,書紳銘席端,雖老尚可全。
“豐汝梨與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