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春將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忽春將老”全詩
雨昏雞唱晚,風惡鵲巢低。
寫物才殊退,尋芳思欲迷。
余年不須較,只是死秦稽。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一春風雨太半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春風雨太半有感》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陸游所作,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忽然之間,春天已經漸漸老去,寒意依然未能完全消散。
雨下得昏昏沉沉,雞鳴聲響徹夜幕降臨時。
狂風吹得燕鵲的巢穴低垂不穩。
寫作才能已經退去,尋找芳香的思緒漸漸迷失。
在余下的歲月中,不需要再去計較什么,
只是想著死亡的秦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的春天已經漸漸過去,但寒冷的氣息仍未完全散去,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雨下得很大,讓人感到陰沉和昏暗,與此同時,雞鳴聲在夜幕降臨時響起,給人一種孤寂和凄涼的氛圍。狂風吹得燕鵲的巢穴低垂不穩,象征著不穩定和顛沛流離。詩人的寫作才能已經退去,他迷失了尋找芳香的思路,感到迷茫和困惑。最后,他表示在剩下的歲月中,不再計較什么,只想著死亡的秦稽,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一切的超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衰老和生命的無常,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間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寓意深遠的意象,如寒暄尚未齊、雨昏雞唱晚、風惡鵲巢低等,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緒。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認識,以及對凡塵俗事的超脫。詩人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寓意了人生的短暫和不可逆轉的流逝,表達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和對超越的渴望。這首詩以其深刻的內涵和凄涼的意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忽忽春將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chūn fēng yǔ tài bàn yǒu gǎn
一春風雨太半有感
hū hū chūn jiāng lǎo, hán xuān shàng wèi qí.
忽忽春將老,寒暄尚未齊。
yǔ hūn jī chàng wǎn, fēng è què cháo dī.
雨昏雞唱晚,風惡鵲巢低。
xiě wù cái shū tuì, xún fāng sī yù mí.
寫物才殊退,尋芳思欲迷。
yú nián bù xū jiào, zhǐ shì sǐ qín jī.
余年不須較,只是死秦稽。
“忽忽春將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