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高義驅今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使君高義驅今古”全詩
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路經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回首仲宣樓。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臨行送別的時候,遠去的將軍懷揣著高尚的理想超越了古今,寂寥落寞地坐在劍州三年。只看到了文學之神孔子化解了庸俗之風,又能知道李廣還未被封侯呢?
離開的路經過滟滪雙蓬鬢,天空中漸漸入夜,他乘坐一只漁舟渡過滄浪之地。戰馬相遇的日子還在何時呢?春風吹拂之下,我回首看著仲宣樓。
中文譯文:
將要去荊南,寄別給李劍州
離別之際,遠去的將軍懷揣著高尚的理想超越了古今,寂寥落寞地坐在劍州三年。只看到了文學之神孔子化解了庸俗之風,又能知道李廣還未被封侯呢?
離開的路途經過滟滪波浪,容顏已經白發蒼蒼,天空漸漸入夜,他乘坐一只漁舟渡過滄浪之地。戰馬相遇的日子還在何時呢?春風吹拂之下,我回首仲宣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向好友李劍州送別之作。杜甫以將軍之志向,才華橫溢的文翁形象,以及自己對未來的困惑,展示了他對時代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
詩中提到的將軍高義超越了古今,是在稱頌李劍州的高尚品質和志向,也暗指自己對將軍的崇敬。然而,這位將軍在劍州已經孤獨坐了三年,寥寥無幾的孤芳自賞。
詩的后半段描述了杜甫離別的情景。他經過滟滪波浪,顏面已有白發,乘坐漁舟渡過滄浪之地。他思索著將軍和他的相遇,想象著何時能再相見。最后,詩人回首看著仲宣樓,也許是向將軍道別的地方。
這首詩通過對李劍州和自己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理想、人生以及時代的反思。同時,運用了水、天、風等意象,給予了詩詞更多情感和意境的宣泄。整首詩深沉、豪邁,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的希望。
“使君高義驅今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fù jīng nán, jì bié lǐ jiàn zhōu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shǐ jūn gāo yì qū jīn gǔ, liáo luò sān nián zuò jiàn zhōu.
使君高義驅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
dàn jiàn wén wēng néng huà sú,
但見文翁能化俗,
yān zhī lǐ guǎng wèi fēng hóu.
焉知李廣未封侯。
lù jīng yàn yù shuāng péng bìn, tiān rù cāng láng yī diào zhōu.
路經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róng mǎ xiāng féng gèng hé rì, chūn fēng huí shǒu zhòng xuān lóu.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回首仲宣樓。
“使君高義驅今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