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聲相應鳩呼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聲相應鳩呼雨”全詩
數聲相應鳩呼雨,一片初飛葉報秋。
山塢風煙僧院路,河梁燈火酒家樓。
絕知雪鬢宜蓑笠,分付貂蟬與黑頭。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夏末野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末野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半世天涯倦遠游,
還鄉不減旅人愁。
數聲相應鳩呼雨,
一片初飛葉報秋。
山塢風煙僧院路,
河梁燈火酒家樓。
絕知雪鬢宜蓑笠,
分付貂蟬與黑頭。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遠行的旅人在夏末歸鄉的情景。詩人在半個人生的天涯孤旅中感到疲倦,回鄉之后卻并沒有減少旅人的憂愁。詩中有鳩鳥呼喚著雨聲,一片初飛的落葉報告著秋天的來臨。山間僧院的路上彌漫著風煙,河邊的酒家樓臺上燃起了燈火。詩人認為雪白的鬢發更適合戴上蓑笠,于是把這個理由告訴了貂蟬和黑頭(可能是詩人的伴侶或朋友)。
賞析:
《夏末野興》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一個旅人歸鄉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疲憊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通過對鳥鳴、雨聲、落葉等元素的描寫,展現了季節交替和自然界的變化。山間的僧院、河邊的酒家則給人以寧靜和熱鬧的對比,反映了鄉村和城市的不同氛圍。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旅途勞頓的疲憊和對歸鄉的渴望之情。最后兩句以一種幽默的方式,將詩人的個人情感與歷史典故相結合,增添了詩詞的趣味性。
整體上,《夏末野興》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旅人歸鄉的情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表達了對旅途的疲憊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運用歷史典故和幽默手法,增添了詩詞的趣味性和深度。這首詩詞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被視為他晚年創作的代表作之一。
“數聲相應鳩呼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mò yě xìng
夏末野興
bàn shì tiān yá juàn yuǎn yóu, huán xiāng bù jiǎn lǚ rén chóu.
半世天涯倦遠游,還鄉不減旅人愁。
shù shēng xiāng yìng jiū hū yǔ, yī piàn chū fēi yè bào qiū.
數聲相應鳩呼雨,一片初飛葉報秋。
shān wù fēng yān sēng yuàn lù, hé liáng dēng huǒ jiǔ jiā lóu.
山塢風煙僧院路,河梁燈火酒家樓。
jué zhī xuě bìn yí suō lì, fēn fù diāo chán yǔ hēi tóu.
絕知雪鬢宜蓑笠,分付貂蟬與黑頭。
“數聲相應鳩呼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