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臺榭枕巴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王臺榭枕巴山”全詩
春日鶯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間。
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班。
人到于今歌出牧,來游此地不知還。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滕王亭子》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滕王亭子》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滕王亭子的壯麗景色和歷史滄桑。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滕王亭子高聳如臺,枕臨巴山,榭樓層層疊疊,仿佛萬丈丹梯可攀登。春日里,修竹叢中傳來鶯啼聲,仙家住處間傳來犬吠聲,仿佛白云中的仙人家園被警戒聲驚擾。清澈的江水流過錦石,傷心的美景使人心碎,嫩蕊綻放的濃花使人目不暇接。人們到現在還在這里唱著遠古的牧歌,來到這里游玩的人卻不知道這里曾經發生過怎樣的歷史變遷。
這首詩以滕王亭子為背景,通過描繪亭子的壯麗景色,將讀者帶入一個富有歷史感和詩意的環境當中。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亭子的高聳和丹梯的可攀登與修竹中的鶯啼、仙家中的犬吠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受。同時,通過描寫清江錦石和嫩蕊濃花,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感動和傷感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雖然現在這里成了游人的勝地,但游客們卻不知道這里曾經發生過的歷史故事。
整首詩以其美麗的描寫和深沉的詩意,展示了杜甫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歷史的思考。讀者在賞析這首詩時,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歷史變遷的思索,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感慨。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之間的聯系,引發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君王臺榭枕巴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éng wáng tíng zi
滕王亭子
jūn wáng tái xiè zhěn bā shān, wàn zhàng dān tī shàng kě pān.
君王臺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
chūn rì yīng tí xiū zhú lǐ,
春日鶯啼修竹里,
xiān jiā quǎn fèi bái yún jiān.
仙家犬吠白云間。
qīng jiāng jǐn shí shāng xīn lì, nèn ruǐ nóng huā mǎn mù bān.
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班。
rén dào yú jīn gē chū mù, lái yóu cǐ dì bù zhī hái.
人到于今歌出牧,來游此地不知還。
“君王臺榭枕巴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