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定何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書定何物”全詩
唐虞雖日遠,凜凜猶在目,誰能舉其要,治功端可復。
平生麤知此,俛仰發已禿;一豪不獲施,老病死巖谷。
安知萬世後,終無可封俗;愿廣稽古心,端拱咨岳牧。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雨夜書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夜書感》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儒生不自貴,
執藝等卜祝。
詩書定何物,
為汝市爵祿。
唐虞雖日遠,
凜凜猶在目。
誰能舉其要,
治功端可復。
平生麤知此,
俛仰發已禿;
一豪不獲施,
老病死巖谷。
安知萬世後,
終無可封俗;
愿廣稽古心,
端拱咨岳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儒學理想的思考和對自身命運的感慨。詩的開頭,陸游以自身身份為儒生,謙卑地表示不自貴,不以功名地位自居,而是專注于執著于自己的藝術修養,不追求權勢和財富。
接下來,陸游提出疑問,詩書的學問到底有何價值和意義,是否真能換取官位和榮華富貴。他對傳統的古代文化和道德準則懷有敬畏之情,認為盡管時代已經過去,但唐虞時代的崇高品德仍然值得我們追尋和效仿。他期望能有人能夠理解并珍視這些重要的道德原則,只有這樣,社會的治理才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接著,陸游對自己的一生有所反思,他承認自己平生淺薄,對這些道德原則的理解不夠深入,以至于頭發已經禿頂,意味著年事已高。他自稱是一位無法獲得官位和榮耀的人,最終可能只是在荒僻的山谷中度過晚年。他深感自己的努力可能無法被世人理解和傳承。
最后,陸游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擔心這些崇高的道德準則和傳統文化無法被后人所尊崇和繼承。他希望廣泛地弘揚古代智慧,廣泛地研究古代的心靈智慧,以期能夠指導和影響未來的社會,并愿意向岳飛這樣的忠臣良將請教,以期傳承和保護這些偉大的價值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儒學理想和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憂慮,同時也反映了他作為一位儒生的自我反省和對功名富貴的淡漠態度。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他呼吁后人能夠珍視傳統文化,傳承崇高道德,并在社會中發揮重要的治理作用。
“詩書定何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è shū gǎn
雨夜書感
rú shēng bù zì guì, zhí yì děng bo zhù, shī shū dìng hé wù, wèi rǔ shì jué lù.
儒生不自貴,執藝等卜祝,詩書定何物,為汝市爵祿。
táng yú suī rì yuǎn, lǐn lǐn yóu zài mù, shuí néng jǔ qí yào, zhì gōng duān kě fù.
唐虞雖日遠,凜凜猶在目,誰能舉其要,治功端可復。
píng shēng cū zhī cǐ, fǔ yǎng fā yǐ tū yī háo bù huò shī, lǎo bìng sǐ yán gǔ.
平生麤知此,俛仰發已禿;一豪不獲施,老病死巖谷。
ān zhī wàn shì hòu, zhōng wú kě fēng sú yuàn guǎng jī gǔ xīn, duān gǒng zī yuè mù.
安知萬世後,終無可封俗;愿廣稽古心,端拱咨岳牧。
“詩書定何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