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尚覺百金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枝尚覺百金輕”全詩
老人不復須春草,只要攜渠處處行。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從邢芻甫求桃竹拄杖》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從邢芻甫求桃竹拄杖》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拄著拐杖走在路上,
昔日這拐杖曾名揚,
如今它雖只值百金,
老人仍然心愛無疆。
老人已不再需要春天的青草,
只想帶著它到處行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年老的人拄著拐杖在道路上行走的情景。拐杖曾經很有名氣,但現在它的價值已經不高,只值百金,然而對老人來說,它仍然是無價之寶。老人已經不再需要年輕時的繁華與榮耀,只希望能帶著拐杖四處漫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年老之人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拐杖在詩中象征著老年人的依靠和寄托,它曾經有過輝煌的時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價值逐漸減少,變得平凡而普通。然而,對于老人來說,這根拐杖仍然具有無盡的珍貴之處,它不僅是老人行走的輔助工具,更是老人回憶往昔歲月的象征。
詩中的老人已經不再追求物質財富和名利,他看破了人生的浮華,只希望能在晚年時自由自在地漫步于世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意義。這種追求自由和簡單的生活態度,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深的共鳴和啟發。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拐杖的描繪和對老人心態的表達,展示了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它不僅是陸游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晚年生活的一種思考和倡導。這首詩詞在宋代廣為流傳,至今仍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和思考。
“一枝尚覺百金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xíng chú fǔ qiú táo zhú zhǔ zhàng
從邢芻甫求桃竹拄杖
zhǔ zhàng dāng nián shèng dé míng, yī zhī shàng jué bǎi jīn qīng.
拄杖當年盛得名,一枝尚覺百金輕。
lǎo rén bù fù xū chūn cǎo, zhǐ yào xié qú chǔ chù xíng.
老人不復須春草,只要攜渠處處行。
“一枝尚覺百金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