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藥一爐真度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藥一爐真度世”全詩
理窮性盡命亦至,氣住神全形自留。
大藥一爐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憂。
故人怪我歸來晚,太華峰頭又素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道院述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院述懷》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學道已非生死流,
極知心外更何求。
理窮性盡命亦至,
氣住神全形自留。
大藥一爐真度世,
孤桐三尺可忘憂。
故人怪我歸來晚,
太華峰頭又素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陸游對學道的思考和心境的抒發。詩人認為學道已經超越了生死的輪回,追求的目標已經超越了個人的私欲。他認識到人的理性思考有其局限性,達到極限之后,也只能順應天命而活,不再追求個人的功名利祿。人的氣息停留在身體中,神識完整,身體也保持原狀。他將自己比作煉制大藥的爐子,可以真正拯救世人。而孤立的桐樹只有三尺高,卻能讓人忘卻憂愁。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和對太華山秋天美景的描繪。
賞析:
《道院述懷》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于學道和人生的思考,以及他對于理性、命運和自然的領悟。詩中的"道院"是指修行學道的地方,詩人在這里表達了自己對修行的領悟和心路歷程。
詩詞開頭的兩句"學道已非生死流,極知心外更何求"表達了詩人對學道追求的超越性和超越個人欲望的境界。他認為學道已經不再是為了生死的輪回,而是追求心靈的超越。接著的兩句"理窮性盡命亦至,氣住神全形自留"表達了人的理性思考的局限性,達到極限之后,只能順應天命而活,但內心的神識和身體卻完整不變。
詩中的"大藥一爐真度世"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使命的認知,他將自己比作煉制大藥的爐子,希望通過自己的修行和領悟來拯救世人。"孤桐三尺可忘憂"描繪了孤立的桐樹,雖然只有三尺高,卻能讓人忘卻憂愁,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和超越塵世的向往。
最后兩句"故人怪我歸來晚,太華峰頭又素秋"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和對太華山秋天美景的描繪。整首詩詞以自然意象和修行之道為線索,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和道義的思考,以及對個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表達。
“大藥一爐真度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yuàn shù huái
道院述懷
xué dào yǐ fēi shēng sǐ liú, jí zhī xīn wài gèng hé qiú.
學道已非生死流,極知心外更何求。
lǐ qióng xìng jǐn mìng yì zhì, qì zhù shén quán xíng zì liú.
理窮性盡命亦至,氣住神全形自留。
dà yào yī lú zhēn dù shì, gū tóng sān chǐ kě wàng yōu.
大藥一爐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憂。
gù rén guài wǒ guī lái wǎn, tài huá fēng tóu yòu sù qiū.
故人怪我歸來晚,太華峰頭又素秋。
“大藥一爐真度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