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黃上柳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輕黃上柳枝”全詩
茆檐夜點滴,已作春雨聲。
輕黃上柳枝,嬾綠抽菊萌;造物本何心,誰主此發生?頗疑重云外,斗杓已東傾。
老至不可卻,一尊忘濁清。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十二月二十六夜聽雨》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二月二十六夜聽雨》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二月二十六夜聽雨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
茆檐夜點滴,已作春雨聲。
輕黃上柳枝,嬾綠抽菊萌;
造物本何心,誰主此發生?
頗疑重云外,斗杓已東傾。
老至不可卻,一尊忘濁清。
譯文:
在十二月二十六的夜晚聽雨
新的春天才過了七天,小雨蒙蒙籠罩了江城。
茅草檐滴答著,已經成為春雨的聲音。
輕輕的黃色爬上了柳枝,嫩綠的菊花開始發芽;
造物主的初衷是什么,是誰主宰了這個發生?
我相當懷疑這雨是從烏云之外而來,天上的斗杓已經傾斜。
老去到了無法回避的地步,一杯酒讓渾濁的心靈忘卻清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文人在十二月二十六的夜晚聽雨的場景,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詞開頭寫道,新春剛剛過去七天,小雨籠罩了江城,給人一種溫和而潮濕的感覺。茅草檐滴答的聲音已經成為春雨的聲音,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接著,詩人用形容詞輕黃和嫩綠來描繪柳枝和菊花,暗示著春天的到來。他思考造物主的初衷和這個春天的誕生是出于何種心意,誰主宰了這一切的發生。這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運行的思考和對宇宙之謎的思索。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年邁的感慨和對酒的借鑒。他認為自己已經老去到了無法回避的地步,但通過飲酒,可以忘卻心中的濁浪,追求內心的清明與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溫柔的雨聲、細膩的描繪和深思熟慮的表達,展示了陸游對自然、人生和宇宙的關懷和思考,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同時,通過對春天的渴望和對酒的借鑒,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
“輕黃上柳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yuè èr shí liù yè tīng yǔ
十二月二十六夜聽雨
xīn chūn shàng qī rì, xiǎo yǔ àn jiāng chéng.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
máo yán yè diǎn dī, yǐ zuò chūn yǔ shēng.
茆檐夜點滴,已作春雨聲。
qīng huáng shàng liǔ zhī, lǎn lǜ chōu jú méng zào wù běn hé xīn, shuí zhǔ cǐ fā shēng? pō yí zhòng yún wài, dòu biāo yǐ dōng qīng.
輕黃上柳枝,嬾綠抽菊萌;造物本何心,誰主此發生?頗疑重云外,斗杓已東傾。
lǎo zhì bù kě què, yī zūn wàng zhuó qīng.
老至不可卻,一尊忘濁清。
“輕黃上柳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