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送鐘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杳杳送鐘聲”全詩
霜濃木葉盡,水落岸痕生。
鳧雁浮寒浦,牛羊滿晚晴。
東村隔煙寺,杳杳送鐘聲。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晚行舍北》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行舍北》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逆旅將歸客,扶衰取次行。
霜濃木葉盡,水落岸痕生。
鳧雁浮寒浦,牛羊滿晚晴。
東村隔煙寺,杳杳送鐘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將要歸家的旅行者的景象。詩人已經旅居了一段時間,現在他準備返回家鄉。詩中描繪了秋日的景色,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詩人以自然景觀和農田生活為背景,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歸途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陸游擅長的描寫細膩、富有感情的風格。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逆旅將歸客,扶衰取次行。" 詩人身處異鄉,已經旅居一段時間,現在他將要返回家鄉。詩中的"扶衰"一詞暗示了詩人的衰老和疲憊,他需要扶著拐杖才能繼續前行。
2. "霜濃木葉盡,水落岸痕生。" 這兩句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霜濃木葉盡"表達了秋天深厚的寒意和悲涼的感覺,而"水落岸痕生"則暗示著河水的退潮,岸邊出現的痕跡。
3. "鳧雁浮寒浦,牛羊滿晚晴。" 這兩句描繪了田間的景色。"鳧雁浮寒浦"描述了寒冷的湖泊上飛翔的鳥類,而"牛羊滿晚晴"則表達了黃昏時分牧場上牛羊悠閑漫步的景象。
4. "東村隔煙寺,杳杳送鐘聲。" 這兩句描寫了遠方的景色。"東村隔煙寺"指的是遠處隔著煙霧的寺廟,"杳杳送鐘聲"則表達了鐘聲在遠方回蕩,給人一種遙遠而神秘的感覺。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杳杳送鐘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xíng shě běi
晚行舍北
nì lǚ jiāng guī kè, fú shuāi qǔ cì xíng.
逆旅將歸客,扶衰取次行。
shuāng nóng mù yè jǐn, shuǐ luò àn hén shēng.
霜濃木葉盡,水落岸痕生。
fú yàn fú hán pǔ, niú yáng mǎn wǎn qíng.
鳧雁浮寒浦,牛羊滿晚晴。
dōng cūn gé yān sì, yǎo yǎo sòng zhōng shēng.
東村隔煙寺,杳杳送鐘聲。
“杳杳送鐘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