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借榻棲僧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芝借榻棲僧廊”全詩
鐘聲才定履聲集,弟子堂上分兩廂。
燈籠一樣薄臘紙,瑩如云母含清光。
還家欲學竟未暇,歲月已似奔車忙。
書生白首故習在,顛倒簡牘紛朱黃。
短檠雖復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蘭膏瀲灩支達旦,秋雨蕭瑟輸新涼。
討論廢忘正涂乙,遂欲盡發萬卷藏。
所嗟衰病終難勉,非復當年下五行。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燈籠》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燈籠》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燈籠
我年十六游名場,
在靈芝上借榻棲于僧廊。
鐘聲剛剛停止,履聲卻匯聚,
弟子們在堂上分為兩廂。
燈籠像一張薄臘紙,
晶瑩如云母,含著清光。
回家時想要開始學習,但未曾得閑,
歲月已像奔馳的車子一樣忙碌。
書生已白首,卻仍保持舊習慣,
簡牘顛倒,紛紛朱黃。
短檠雖然仍然作老伴,
視力眩晃,無法常常讀書。
平生所愛的事物突然入手,
摩挲把挈,喜悅欲狂。
蘭膏流淌,支達到早晨,
秋雨蕭瑟,輸給新的涼意。
討論廢忘,正寫著乙字,
于是決心盡情發掘萬卷藏書。
唏噓于衰病,終難以勉強,
不再如當年行走五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陸游年少時在僧院中游學的情景,以及他對時光流逝和年老的感慨。詩中的燈籠象征著知識和智慧,作者在年少時憧憬著回家后能夠專心學習,但歲月匆匆,他卻未能如愿。詩中還表達了對年老后視力衰退和身體不如當年的無奈,以及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寫了作者陸游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燈籠的形象,詩人寄托了自己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年少與年老、清光與朱黃、新涼與秋雨等,突顯了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作者通過抒發自己的感慨,表達了對年輕時憧憬美好未來的遺憾,以及對時間的珍惜和對智慧的追求。整首詩詞樸實而含蓄,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靈芝借榻棲僧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lóng
燈籠
wǒ nián shí liù yóu míng chǎng, líng zhī jiè tà qī sēng láng.
我年十六游名場,靈芝借榻棲僧廊。
zhōng shēng cái dìng lǚ shēng jí, dì zǐ táng shàng fèn liǎng xiāng.
鐘聲才定履聲集,弟子堂上分兩廂。
dēng lóng yí yàng báo là zhǐ, yíng rú yún mǔ hán qīng guāng.
燈籠一樣薄臘紙,瑩如云母含清光。
huán jiā yù xué jìng wèi xiá, suì yuè yǐ shì bēn chē máng.
還家欲學竟未暇,歲月已似奔車忙。
shū shēng bái shǒu gù xí zài, diān dǎo jiǎn dú fēn zhū huáng.
書生白首故習在,顛倒簡牘紛朱黃。
duǎn qíng suī fù zuò lǎo bàn, mù lì xuàn huǎng bù kě cháng.
短檠雖復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píng shēng suǒ hǎo hū rù shǒu, mā sā bǎ qiè xǐ yù kuáng.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lán gāo liàn yàn zhī dá dàn, qiū yǔ xiāo sè shū xīn liáng.
蘭膏瀲灩支達旦,秋雨蕭瑟輸新涼。
tǎo lùn fèi wàng zhèng tú yǐ, suì yù jǐn fā wàn juǎn cáng.
討論廢忘正涂乙,遂欲盡發萬卷藏。
suǒ jiē shuāi bìng zhōng nán miǎn, fēi fù dāng nián xià wǔ xíng.
所嗟衰病終難勉,非復當年下五行。
“靈芝借榻棲僧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