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鴟鳴處箭凌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餓鴟鳴處箭凌風”全詩
渴驥奔時書滿壁,餓鴟鳴處箭凌風。
千艘粟漕魚關北,一點烽傳駱谷東。
惆悵壯游成昨夢,戴公亭下伴漁翁。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懷南鄭舊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懷南鄭舊游》
南山南畔昔從戎,
賓主相期意氣中。
渴驥奔時書滿壁,
餓鴟鳴處箭凌風。
千艘粟漕魚關北,
一點烽傳駱谷東。
惆悵壯游成昨夢,
戴公亭下伴漁翁。
中文譯文:
昔日在南山的南畔,我曾從軍征戰,
賓主之間互相約定,充滿豪情壯志。
渴望勝利的駿馬奔馳時,我將書籍堆滿墻壁,
餓饑的鷹犬在呼喚之處,箭矢凌空破風而去。
成千艘裝滿糧食的船只穿越魚門關向北,
一點烽火傳遞著消息,駱谷東方的邊塞。
對于曾經的壯游,我感到惆悵,它已成為昨日的夢,
在戴公亭下,我與漁翁為伴。
詩意和賞析:
《懷南鄭舊游》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作品。詩人以懷念和回憶的情感表達了曾經在南鄭游歷時的豪情壯志和與友人的深厚情誼。
詩的開篇以"南山南畔"為背景,表明詩人曾在南鄭山脈的南邊從軍征戰。"昔從戎"表明詩人曾經是一位武將,參與過戰爭,體現了他當年的英勇豪情。
第二句"賓主相期意氣中"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們的約定和共同的志向,彰顯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這種賓主之間的情感交融,使得詩人的壯志更加堅定。
第三和第四句通過渴望勝利的駿馬和餓饑的獵鷹犬的形象,表達了詩人追求勝利的決心和倔強的精神。書滿壁和箭凌風的描寫,強調了詩人的軍事才能和對戰爭的投入。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糧食供應和消息傳遞的重要性。千艘粟漕魚關北,一點烽傳駱谷東,展示了軍隊補給和邊塞的重要戰略地位。通過這些描寫,詩人體現了自己對于國家和戰爭的關注。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曾經壯游時光的懷念和失落感。壯游已成為往事,只能在記憶中回味,與漁翁相伴,寓意著詩人已經遠離戰爭,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整首詩通過對戰爭、友情和壯游的描繪,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深刻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軍事氛圍和文人士大夫的情懷。
“餓鴟鳴處箭凌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nán zhèng jiù yóu
懷南鄭舊游
nán shān nán pàn xī cóng róng, bīn zhǔ xiāng qī yì qì zhōng.
南山南畔昔從戎,賓主相期意氣中。
kě jì bēn shí shū mǎn bì, è chī míng chù jiàn líng fēng.
渴驥奔時書滿壁,餓鴟鳴處箭凌風。
qiān sōu sù cáo yú guān běi, yì diǎn fēng chuán luò gǔ dōng.
千艘粟漕魚關北,一點烽傳駱谷東。
chóu chàng zhuàng yóu chéng zuó mèng, dài gōng tíng xià bàn yú wēng.
惆悵壯游成昨夢,戴公亭下伴漁翁。
“餓鴟鳴處箭凌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