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海作雨飛霹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卷海作雨飛霹靂”全詩
呀然一岫驚倒人,空洞坡阤三百尺。
幽陰宜為異物托,角爪痕存猶可識。
想當蟠蟄未奮時,腥風逼人云觸石。
一朝偶為旱歲起,卷海作雨飛霹靂。
向來伊呂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遺跡。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太平海內多豐年,歸來故祠聽管弦。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龍洞》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洞》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峭崖磨天如立壁,
柟根橫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驚倒人,
空洞坡阤三百尺。
幽陰宜為異物托,
角爪痕存猶可識。
想當蟠蟄未奮時,
腥風逼人云觸石。
一朝偶為旱歲起,
卷海作雨飛霹靂。
向來伊呂正如此,
莘渭千年有遺跡。
我欲酌酒招蜿蜒,
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內多豐年,
歸來故祠聽管弦。
詩意:
這首詩以龍洞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山水景色。陸游以獨特的筆觸展現了峭崖、柟根、岫、洞等自然景物的壯麗和神秘。詩中還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歷史的思考,通過描寫龍洞的奇特景觀,表達了對歷史遺跡和自然力量的敬重之情。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太平盛世和家國安寧的向往,以及對鄉土之情和音樂藝術的回歸。
賞析:
這首詩以陸游獨特的筆法描繪了龍洞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致描繪,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峭崖猶如立起的壁壘,柟根橫穿翻倒的松樹,一座岫峰驚人地倒下來,洞穴的坡道和陰暗的空洞都有著令人驚嘆的高度和深度。這些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雄偉和神秘。
詩中還通過描寫洞穴中的角爪痕跡,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這些痕跡是古代巨龍或其他神秘生物留下的痕跡,它們存留至今,仍然能夠被辨認出來。這表明歷史留下的痕跡是可以被發現和理解的,歷史的存在與傳承在這首詩中得到了體現。
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詩人對太平盛世和家國安寧的向往。他希望能夠享受到太平年景,回到自己的故鄉,聆聽祭祀場所中的音樂演奏。這部分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安定和個人生活的期望,以及對家國情懷和鄉土情感的回歸。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壯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和歷史遺跡,表達了對自然和歷史的敬畏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太平盛世和鄉土情感的向往。這首詩展現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自然、歷史、社會的深刻思想的意義。讀者可以通過欣賞這首詩,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神秘,思考歷史的傳承和個人對社會的期望。
“卷海作雨飛霹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dòng
龍洞
qiào yá mó tiān rú lì bì, nán gēn héng zǒu sōng dào zhí.
峭崖磨天如立壁,柟根橫走松倒植。
ya rán yī xiù jīng dǎo rén, kōng dòng pō zhì sān bǎi chǐ.
呀然一岫驚倒人,空洞坡阤三百尺。
yōu yīn yí wèi yì wù tuō, jiǎo zhǎo hén cún yóu kě shí.
幽陰宜為異物托,角爪痕存猶可識。
xiǎng dāng pán zhé wèi fèn shí, xīng fēng bī rén yún chù shí.
想當蟠蟄未奮時,腥風逼人云觸石。
yī zhāo ǒu wèi hàn suì qǐ, juǎn hǎi zuò yǔ fēi pī lì.
一朝偶為旱歲起,卷海作雨飛霹靂。
xiàng lái yī lǚ zhèng rú cǐ, shēn wèi qiān nián yǒu yí jī.
向來伊呂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遺跡。
wǒ yù zhuó jiǔ zhāo wān yán, ān yòng xīn kǔ cháng xíng tiān tài píng hǎi nèi duō fēng nián, guī lái gù cí tīng guǎn xián.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太平海內多豐年,歸來故祠聽管弦。
“卷海作雨飛霹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