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鴻高騫在冥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群鴻高騫在冥冥”全詩
兒童相呼共仰視,我亦扶杖來中庭。
豐年到處稻粱滿,胡不暫下棲沙汀?應須江海寄曠快,肯為霜雪嗟飄零!書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翦籠中翎。
鷗波萬里每媿杜,鶴化千載知非丁。
風前哀號漫激烈,月下孤影常伶竮。
詩成欲寫復嬾去,誦似溪友聲泠泠。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晴見天際飛鴻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晴見天際飛鴻有感》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晴朗,天空的顏色是明亮的藍色,
一群大雁高高飛翔在蒼穹之間。
孩子們相互呼喊,一起仰望,
我也扶著拐杖來到庭院中。
豐收的季節,到處都是稻谷和糧食,
為何不暫時停下來棲息在沙灘上?
應該將歡樂寄托于江海之間的廣闊空間,
不會因霜雪飄零而悲嘆!
書生們可笑地不自鳴得意,
憔悴而久病的鳥兒被剪去了羽毛。
海鷗飛過萬里,卻常常羞愧于杜鵑,
鶴化作千載,卻知道非鳥丁。
風前的哀號常常激烈動人,
月下孤影經常顯得悲涼。
詩詞完成后,欲寫卻又懶得離去,
誦讀出來仿佛溪水的聲音清涼流動。
詩詞的主題是秋天的景色和對人生的思考。陸游通過描繪秋天晴朗的天空和高飛的大雁,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他借助孩子們仰望飛鴻的場景,暗示人們應該懷有童心,欣賞大自然的美麗。作者自己則以扶杖來到庭院中的形象出現,顯示了他對自然的親近和對生活的參與。
詩中還探討了人生的喜悲。陸游以農作物豐收的景象來對比書生的悲苦和自卑。他批評那些自命不凡的書生,認為他們應該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而不是被束縛在籠子里。作者還以海鷗和杜鵑、鶴和丁鳥作對比,強調了不同命運的比較。在最后的幾句中,陸游表達了對詩詞創作的猶豫和懶散,但同時也展示了他對詩聲的喜愛和對生活的思考。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思考人生,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感悟和對自由、生活的思考。
“群鴻高騫在冥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qíng jiàn tiān jì fēi hóng yǒu gǎn
秋晴見天際飛鴻有感
xīn qíng tiān yǔ sè zhèng qīng, qún hóng gāo qiān zài míng míng.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鴻高騫在冥冥。
ér tóng xiāng hū gòng yǎng shì, wǒ yì fú zhàng lái zhōng tíng.
兒童相呼共仰視,我亦扶杖來中庭。
fēng nián dào chù dào liáng mǎn, hú bù zàn xià qī shā tīng? yīng xū jiāng hǎi jì kuàng kuài, kěn wèi shuāng xuě jiē piāo líng! shū shēng kě xiào bù zì xǐ, qiáo cuì jiǔ jiǎn lóng zhōng líng.
豐年到處稻粱滿,胡不暫下棲沙汀?應須江海寄曠快,肯為霜雪嗟飄零!書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翦籠中翎。
ōu bō wàn lǐ měi kuì dù, hè huà qiān zǎi zhī fēi dīng.
鷗波萬里每媿杜,鶴化千載知非丁。
fēng qián āi háo màn jī liè, yuè xià gū yǐng cháng líng pīng.
風前哀號漫激烈,月下孤影常伶竮。
shī chéng yù xiě fù lǎn qù, sòng shì xī yǒu shēng líng líng.
詩成欲寫復嬾去,誦似溪友聲泠泠。
“群鴻高騫在冥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