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鼎揭龍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鼎揭龍頭”全詩
銅燈立雁趾,石鼎揭龍頭。
老媿人扶拜,貧無食足謀。
退居消日月,太半付莊周。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書室獨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室獨夜》是宋代文人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忽忽新春過,愔愔一室幽。
銅燈立雁趾,石鼎揭龍頭。
老媿人扶拜,貧無食足謀。
退居消日月,太半付莊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寂靜的書室中的夜晚。新春剛過,室內顯得幽靜而寧謐。銅燈高高掛起,猶如雁的腳趾一般挺立,石鼎上的龍頭揭開。詩人自嘲自己已經老去,需要別人的扶持才能行動,生活貧困無法滿足物質需求,只好退隱于書房中,過著與日月無關的生活,仿佛成為了莊子所述的自由自在的莊周。
賞析:
《書室獨夜》以簡約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安靜、寂寥的夜晚場景。詩中的銅燈和石鼎是書室的象征物,銅燈高懸,象征知識的照明和啟迪;石鼎揭開龍頭,象征文化的傳承。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境遇,表達了自嘲和自省的情緒。他自謙自己已經年老,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行動,貧困的生活讓他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然而,詩人并不以此為憂,反而選擇退隱于書房,把自己置身于物質生活之外,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寧靜,與莊子的思想相呼應。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追求,展示了他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獨立態度。雖然生活貧困,但他通過脫離塵世的方式,選擇沉浸于書房的寧靜與思考之中,追求精神的滿足和自由自在的境界。整首詩詞通過對細膩的描寫和自嘲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意境和哲理內涵。
“石鼎揭龍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ì dú yè
書室獨夜
hū hū xīn chūn guò, yīn yīn yī shì yōu.
忽忽新春過,愔愔一室幽。
tóng dēng lì yàn zhǐ, shí dǐng jiē lóng tóu.
銅燈立雁趾,石鼎揭龍頭。
lǎo kuì rén fú bài, pín wú shí zú móu.
老媿人扶拜,貧無食足謀。
tuì jū xiāo rì yuè, tài bàn fù zhuāng zhōu.
退居消日月,太半付莊周。
“石鼎揭龍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