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前修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議論前修似”全詩
議論前修似,聲名九牧傳。
巨舟夷險濟,拱璧始終全。
勇退先諸老,榮歸總十連。
旌旄照關路,冠蓋盛離筵。
內閣恩光重,宸毫墨色鮮。
任方分斧鉞,歸即珥貂蟬,病叟難為別,臨期一悵然。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送黃文叔守福州》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黃文叔守福州》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公天下士,遇立紹熙年。
議論前修似,聲名九牧傳。
巨舟夷險濟,拱璧始終全。
勇退先諸老,榮歸總十連。
旌旄照關路,冠蓋盛離筵。
內閣恩光重,宸毫墨色鮮。
任方分斧鉞,歸即珥貂蟬。
病叟難為別,臨期一悵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陸游送別黃文叔去福州的作品。黃文叔是一個有才華的士人,他在立紹熙年(宋理宗紹熙年間)得到了很高的聲譽和名望。他的聲名傳遍天下,被稱為"九牧傳",意味著他被譽為千古名臣。
詩中描繪了送行的場景。黃文叔乘坐巨舟渡過險惡的水路,象征著他在人生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英勇退隱,比其他老年人更早地選擇了退休,但他的功績和榮譽卻超過了其他人。他的歸來被慶賀得如同盛宴,旌旄高掛,冠蓋繁華。
詩中還提到了黃文叔受到朝廷的重視和賞識,內閣對他施予厚待和嘉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顯赫,被賦予了重要的責任。他在政務中表現出色,被賦予權力,可以任意分配斧鉞(象征權力)。然而,盡管黃文叔享有榮耀和地位,他依然以歸隱為樂,回歸平凡的生活,就像美麗的珥貂蟬歸于平凡一樣。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送行者的難舍之情。陸游以"病叟"自稱,表示自己身體虛弱,難以忍受與黃文叔的離別之痛。臨別之際,他感到一片惆悵和傷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黃文叔的輝煌事業和退隱情懷,表達了對黃文叔的敬佩和送別之情,同時也表達了陸游的退隱志向和對現實的思考。整首詩寫意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
“議論前修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ng wén shū shǒu fú zhōu
送黃文叔守福州
huáng gōng tiān xià shì, yù lì shào xī nián.
黃公天下士,遇立紹熙年。
yì lùn qián xiū shì, shēng míng jiǔ mù chuán.
議論前修似,聲名九牧傳。
jù zhōu yí xiǎn jì, gǒng bì shǐ zhōng quán.
巨舟夷險濟,拱璧始終全。
yǒng tuì xiān zhū lǎo, róng guī zǒng shí lián.
勇退先諸老,榮歸總十連。
jīng máo zhào guān lù, guān gài shèng lí yán.
旌旄照關路,冠蓋盛離筵。
nèi gé ēn guāng zhòng, chén háo mò sè xiān.
內閣恩光重,宸毫墨色鮮。
rèn fāng fēn fǔ yuè, guī jí ěr diāo chán, bìng sǒu nán wéi bié, lín qī yī chàng rán.
任方分斧鉞,歸即珥貂蟬,病叟難為別,臨期一悵然。
“議論前修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