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山如黛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山如黛染”全詩
開窗望海山,天清霧方歛。
向來六月中,黑云齊如截,蒼龍下曳尾,卷雨灑炎熱。
造物信老手,忽作萬里秋,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豈無一布帆,寄我浩蕩意;會當駕長風,清嘯遺世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曉望海山》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望海山》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曉望海山
暮山青尚淺,曉山如黛染。
開窗望海山,天清霧方歛。
向來六月中,黑云齊如截,
蒼龍下曳尾,卷雨灑炎熱。
造物信老手,忽作萬里秋,
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豈無一布帆,寄我浩蕩意;
會當駕長風,清嘯遺世事。
詩詞的中文譯文:
早晨望見海山,
傍晚的山色還是淺綠,
早晨的山色仿佛被深藍染色。
打開窗戶望向海山,
天空清澈,霧氣漸漸散去。
六月至今,烏云密布,
如蒼龍的尾巴拖在地面,
卷起雨滴灑落在炎熱的大地上。
造物主真是老練的手藝,
突然間創造出萬里秋天的景象,
刻削出這片孤峭的景色,
高聳而壯麗,消除了旅人的憂愁。
難道沒有一張帆船,
讓我寄托浩蕩的心意;
將來必能乘著勁風駕馭,
清脆地吹響留存世間的事物。
詩意和賞析:
《曉望海山》描繪了一幅早晨望見海山的景象,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通過對山色和天氣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觀察和對造物主的贊美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早晨山色的變化,暮山的顏色淺綠,而早晨的山色則仿佛被深藍染色,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多變。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清晨望向海山的情景,天空清澈,霧氣逐漸消散,展示了大自然的原始美和清新宜人的氣息。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夏季天氣的變化,六月的天空烏云密布,如同蒼龍的尾巴拖在地面,帶來了雨水的灑落,炎熱的氣息撲面而來。這種描繪既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幻莫測,也蘊含著對天地萬物的景象的贊嘆之情。
接著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造物主的贊美和思考,他認為造物主是一位老練的藝術家,突然間創造出萬里秋天的景象,刻削出這片孤峭的景色,高聳而壯麗,消除了旅人的憂愁。這里的孤峭景色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而大自然的壯麗景色給予了他安慰和慰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豪情壯志,他希望能有一艘帆船,寄托自己的浩蕩意志,乘風破浪,去追尋清新的事物。詩人相信自己將來能夠乘著勁風駕馭,發出清脆的呼嘯聲,留下自己的足跡和影響。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造物主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展現出對自然的觀察、對變化的感受以及對人生的豪情壯志,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思維特點,同時也體現了陸游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
“曉山如黛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wàng hǎi shān
曉望海山
mù shān qīng shàng qiǎn, xiǎo shān rú dài rǎn.
暮山青尚淺,曉山如黛染。
kāi chuāng wàng hǎi shān, tiān qīng wù fāng hān.
開窗望海山,天清霧方歛。
xiàng lái liù yuè zhōng, hēi yún qí rú jié, cāng lóng xià yè wěi, juǎn yǔ sǎ yán rè.
向來六月中,黑云齊如截,蒼龍下曳尾,卷雨灑炎熱。
zào wù xìn lǎo shǒu, hū zuò wàn lǐ qiū, kè xuē cǐ gū qiào, chán rán xiāo kè chóu.
造物信老手,忽作萬里秋,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qǐ wú yī bù fān, jì wǒ hào dàng yì huì dāng jià cháng fēng, qīng xiào yí shì shì.
豈無一布帆,寄我浩蕩意;會當駕長風,清嘯遺世事。
“曉山如黛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