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何曾補縣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飽食何曾補縣官”全詩
水紋靴皺風初緊,花色*紅露未乾。
薄酒愁邊供醉醒,故人夢里話悲歡。
孤城正在山窮處,過社今朝尚爾寒。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潺湲閣小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潺湲閣小立》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潺湲閣上倚著欄桿,觀賞著景色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飽食何曾補縣官,
潺湲閣上倚闌干。
水紋靴皺風初緊,
花色*紅露未乾。
薄酒愁邊供醉醒,
故人夢里話悲歡。
孤城正在山窮處,
過社今朝尚爾寒。
詩詞的意境主要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詩中的"飽食何曾補縣官"意味著即使物質生活充足,也無法填補內心的空虛。"潺湲閣上倚闌干"描繪了詩人獨自站在潺湲閣上,憑欄遠望,表現出他的孤獨和思索。
"水紋靴皺風初緊,花色*紅露未乾"這兩句描繪了風吹起的水波和花朵的顏色,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變化。
"薄酒愁邊供醉醒,故人夢里話悲歡"表達了詩人在飲酒時,愁苦的情緒無法被酒精所麻醉,他在夢中與故人交談,述說著悲歡離合。
"孤城正在山窮處,過社今朝尚爾寒"這兩句描繪了詩人所處的城市荒涼貧困的景象,社日即指農歷的節日,詩人表示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感到寒冷和孤獨。
整首詩詞以孤獨、憂愁為主題,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人生的思考。
“飽食何曾補縣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 yuán gé xiǎo lì
潺湲閣小立
bǎo shí hé zēng bǔ xiàn guān, chán yuán gé shàng yǐ lán gān.
飽食何曾補縣官,潺湲閣上倚闌干。
shuǐ wén xuē zhòu fēng chū jǐn, huā sè hóng lù wèi gān.
水紋靴皺風初緊,花色*紅露未乾。
bó jiǔ chóu biān gōng zuì xǐng, gù rén mèng lǐ huà bēi huān.
薄酒愁邊供醉醒,故人夢里話悲歡。
gū chéng zhèng zài shān qióng chù, guò shè jīn zhāo shàng ěr hán.
孤城正在山窮處,過社今朝尚爾寒。
“飽食何曾補縣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