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書細作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書細作行”全詩
白發少新洗,寒衣寬總長。
故人憂見及,此別淚相忘。
各逐萍流轉,來書細作行。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別常征君》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與常征君分別》
兒子支持著我倚杖上馬,臥病了一整個秋季卻仍堅強。
白發雖少,經常洗滌,寒衣雖寬,總是穿不足。
老友們都憂慮地來看望我,此別時,眼淚已相互遺忘。
我們各自隨著漂流物轉變,你來信里字跡瘦削而悠長。
詩意:這首詩是杜甫寫給他的朋友常征君的詩。詩中表達了杜甫在身患重病之時的堅強與不屈,并表達了與常征君分別的傷感之情。詩中的白發與寒衣寓意著衰老與貧困,而朋友們憂慮的目光以及淚水,更加凸顯了作者的孤寂和無奈。詩的最后,表達了自己和朋友在人生的漂流中各自奔波,但仍有書信聯系并保持友誼的堅持。
賞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杜甫在病榻上的堅強和孤寂。詩中的描寫非常簡潔卻深情,通過對白發少新洗、寒衣寬總長的描繪,生動地展示了作者貧困和衰老的境況。同時,作者與朋友常征君的分別,也通過淚水和書信的交流來表達著作者的傷感和思念之情。最后兩句“各逐萍流轉,來書細作行”,則展現了友誼的堅持和在漂流中相互關心的情誼。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力量和情感,給讀者帶來深深的感動。
“來書細作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cháng zhēng jūn
別常征君
ér fú yóu zhàng cè, wò bìng yī qiū qiáng.
兒扶猶杖策,臥病一秋強。
bái fà shǎo xīn xǐ, hán yī kuān zǒng zhǎng.
白發少新洗,寒衣寬總長。
gù rén yōu jiàn jí, cǐ bié lèi xiāng wàng.
故人憂見及,此別淚相忘。
gè zhú píng liú zhuǎn, lái shū xì zuò xíng.
各逐萍流轉,來書細作行。
“來書細作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