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聚蕭條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市聚蕭條極”全詩
勸分無樍粟,告糴未通流。
民望甚饑渴,公行胡滯留?徵科得寬否,尚及麥禾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寄朱元晦提舉》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朱元晦提舉》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市聚蕭條極,村墟凍餒稠。
勸分無樍粟,告糴未通流。
民望甚饑渴,公行胡滯留?
徵科得寬否,尚及麥禾秋。
中文譯文:
市集冷冷清清,村落凍得一片荒涼。
勸告分發的糧食沒有了,告糴(征發)還未通行。
人民的期望非常渴望,官府的行動卻遲遲不動。
征收科舉是否寬松,還要等到麥禾成熟的秋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社會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難。市集和村落都變得冷冷清清,人們生活困頓,糧食短缺。詩中提到勸告分發的糧食已經沒有了,告糴(征發)也還未通行,這暗示了官府的不作為和遲緩的行動。人民渴望得到幫助,但官府卻滯留不前,讓人們感到失望和無奈。
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了征收科舉是否寬松,還要等到麥禾成熟的秋天。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社會的期望和希望,希望官府能夠改善困境,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于科舉制度的批評,認為官府應該更加關注人民的生活,而不僅僅是追求功名利祿。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困境和人民苦難的關注和思考,同時也透露出對于官府的批評和對于社會改善的期望。這首詩詞在揭示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人民疾苦的同情和關懷。
“市聚蕭條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ū yuán huì tí jǔ
寄朱元晦提舉
shì jù xiāo tiáo jí, cūn xū dòng něi chóu.
市聚蕭條極,村墟凍餒稠。
quàn fēn wú zé sù, gào dí wèi tōng liú.
勸分無樍粟,告糴未通流。
mín wàng shén jī kě, gōng xíng hú zhì liú? zhēng kē dé kuān fǒu, shàng jí mài hé qiū.
民望甚饑渴,公行胡滯留?徵科得寬否,尚及麥禾秋。
“市聚蕭條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