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思豈是天貧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熟思豈是天貧我”全詩
熟思豈是天貧我,妄計還憂鬼笑人。
但使甑中余麥飯,何妨澗底采荊薪。
此窮正坐清狂爾,莫向瞿曇問宿因。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苦貧》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貧》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貧困中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老作清時版籍民,深耕迨及故山春。
熟思豈是天貧我,妄計還憂鬼笑人。
但使甑中余麥飯,何妨澗底采荊薪。
此窮正坐清狂爾,莫向瞿曇問宿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在貧困中的堅韌和豁達。詩的開頭,作者自稱是一個老邁的清代版籍民,意指自己是一個貧困的老人。接著,他描述了自己勤勞耕種的情景,直到春天來臨。這表明作者不畏艱辛,一直努力耕耘,直到老去。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貧窮的思考。他認為,貧窮并非天生的,而是自己思考不夠成熟所致。他批評自己過于妄自菲薄,擔心鬼神嘲笑自己。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貧窮的豁達態度。他說,只要有一點余糧,就不必擔心生活的艱難。他甚至說,即使只能在澗底采集柴薪,也無妨。這表明作者對貧窮的態度是積極樂觀的。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貧困中的堅韌和豁達,以及對貧窮的積極態度。它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對困境的應對方式,傳達了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熟思豈是天貧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pín
苦貧
lǎo zuò qīng shí bǎn jí mín, shēn gēng dài jí gù shān chūn.
老作清時版籍民,深耕迨及故山春。
shú sī qǐ shì tiān pín wǒ, wàng jì hái yōu guǐ xiào rén.
熟思豈是天貧我,妄計還憂鬼笑人。
dàn shǐ zèng zhōng yú mài fàn, hé fáng jiàn dǐ cǎi jīng xīn.
但使甑中余麥飯,何妨澗底采荊薪。
cǐ qióng zhèng zuò qīng kuáng ěr, mò xiàng qú tán wèn sù yīn.
此窮正坐清狂爾,莫向瞿曇問宿因。
“熟思豈是天貧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