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萬念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悠然萬念空”全詩
耳中聞淵明,自我發未燥,高標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經龕,奧室養丹灶,雖云迫遲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萬念空,快若河卷掃。
寄聲幔亭云,行拜散人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上書乞再任沖佑》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書乞再任沖佑》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虯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
人間無處著,山水歸寄傲。
耳中聞淵明,自我發未燥,
高標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經龕,奧室養丹灶,
雖云迫遲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萬念空,快若河卷掃。
寄聲幔亭云,行拜散人號。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追求。以下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中的“虯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簡樸和清貧。他沒有追求世俗的富貴,而是以自然的姿態生活,將自己的心靈寄托于山水之間。
“人間無處著,山水歸寄傲”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他不愿被世俗所束縛,而是將自己的心靈歸于山水之間,以此來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傲然。
“耳中聞淵明,自我發未燥,高標不可揖,七十忽已到”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自信和追求卓越的態度。他崇尚古代圣賢的思想,自我修養未達到理想狀態,但他仍然保持著追求卓越的心態,不愿降低自己的標準。
“明窗置經龕,奧室養丹灶”描繪了作者的修身養性之道。他在明亮的窗前擺放經書,將內心的追求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同時在深居簡出的奧室中養育自己的心靈,如同煉丹一般。
“雖云迫遲暮,要足平昔好”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珍惜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盡管時光已經不多,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夠保持昔日的美好狀態,不留遺憾。
“悠然萬念空,快若河卷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豁達。他將繁雜的思緒拋卻,心境如同寬廣的河流一般,快速而暢快地流淌。
“寄聲幔亭云,行拜散人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歸屬和追求。他將自己的聲音寄托于幔亭之間,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同時自稱為散人,表明他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縛,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時表達了他對自己的自信和追求卓越的態度。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詩詞傳遞了一種寧靜、豁達和追求的精神境界。
“悠然萬念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hū qǐ zài rèn chōng yòu
上書乞再任沖佑
qiú zhī liù chǐ téng, fāng wū jiǔ cùn mào rén jiān wú chǔ zhe, shān shuǐ guī jì ào.
虯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間無處著,山水歸寄傲。
ěr zhōng wén yuān míng, zì wǒ fā wèi zào, gāo biāo bù kě yī, qī shí hū yǐ dào.
耳中聞淵明,自我發未燥,高標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míng chuāng zhì jīng kān, ào shì yǎng dān zào, suī yún pò chí mù, yào zú píng xī hǎo.
明窗置經龕,奧室養丹灶,雖云迫遲暮,要足平昔好。
yōu rán wàn niàn kōng, kuài ruò hé juǎn sǎo.
悠然萬念空,快若河卷掃。
jì shēng màn tíng yún, xíng bài sǎn rén hào.
寄聲幔亭云,行拜散人號。
“悠然萬念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