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壯撼高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壯撼高城”全詩
天低垂曠野,風壯撼高城。
列肆居茶估,連營宿戍兵。
累累北門堠,淚盡望神京。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大堤》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堤》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日暮時分沿著大堤行走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晚大堤行,
莽然千里平。
天低垂曠野,
風壯撼高城。
列肆居茶估,
連營宿戍兵。
累累北門堠,
淚盡望神京。
詩意:
這首詩以大堤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在傍晚時分沿著大堤行走的景象,表達了對國家河堤的關注和對戰亂時期的憂慮之情。詩中展現了廣闊的平原、低垂的天空、狂風吹拂的城池,以及軍隊駐守的邊防,表現出作者對國家安危的擔憂和對戰亂的痛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戰亂的痛心。詩中的"日晚大堤行"揭示了作者在傍晚時分行走在大堤上的情景,給人一種寂寥和凄涼的感覺。"天低垂曠野"和"風壯撼高城"描繪了廣闊的平原和狂風吹拂的城池,給人一種戰亂時期的緊張氛圍。"列肆居茶估"和"連營宿戍兵"則展現了軍隊駐守的邊防,表現出作者對國家安危的擔憂。最后兩句"累累北門堠,淚盡望神京"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憂慮和對戰亂的痛心,以及對國家未來的期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大堤上行走時的景象,表達了對國家河堤的關注和對戰亂時期的憂慮之情。同時,詩中展現了廣闊的平原、低垂的天空、狂風吹拂的城池,以及軍隊駐守的邊防,表現出作者對國家安危的擔憂和對戰亂的痛心。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形象,傳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向往。
“風壯撼高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dī
大堤
rì wǎn dà dī xíng, mǎng rán qiān lǐ píng.
日晚大堤行,莽然千里平。
tiān dī chuí kuàng yě, fēng zhuàng hàn gāo chéng.
天低垂曠野,風壯撼高城。
liè sì jū chá gū, lián yíng sù shù bīng.
列肆居茶估,連營宿戍兵。
lěi lěi běi mén hòu, lèi jǐn wàng shén jīng.
累累北門堠,淚盡望神京。
“風壯撼高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