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如鑷白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如鑷白休”全詩
百鳥各相命,孤云無自心。
層軒俯江壁,要路亦高深。
朱紱猶紗帽,新詩近玉琴。
功名不早立,衰病謝知音。
哀世非王粲,終然學越吟。
懶心似江水,日夜向滄洲。
不道含香賤,其如鑷白休。
經過調碧柳,蕭索倚朱樓。
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
豪華看古往,服食寄冥搜。
詩盡人間興,兼須入海求。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西閣二首》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閣二首》
巫山小搖落,碧色見松林。
百鳥各相命,孤云無自心。
層軒俯江壁,要路亦高深。
朱紱猶紗帽,新詩近玉琴。
功名不早立,衰病謝知音。
哀世非王粲,終然學越吟。
懶心似江水,日夜向滄洲。
不道含香賤,其如鑷白休。
經過調碧柳,蕭索倚朱樓。
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
豪華看古往,服食寄冥搜。
詩盡人間興,兼須入海求。
中文譯文:
西閣二首
巫山小搖落,見到碧松林。
百鳥命運各異,孤云無所憂心。
樓閣層層,俯臨江壁,路途也高且深。
紅綃衣服還像帽子,新詩近似玉琴。
功名不早立,衰病時謝知音。
對于這世道,不像王粲,最終還要學習越國的吟詠。
懶散的心情如同江水,日夜流向滄州。
我不去追求名香賤寶,也無意爭奪虛名。
經歷過調整思想之碧柳,孤獨地倚在朱樓上。
何時才能完婚,從而獲得內心的自由。
不再奢華地看待過去,吃飯只是填飽肚子。
詩的力量盡管推動著人間的興盛,但也需要進一步探索海洋。
詩意和賞析:
杜甫的《西閣二首》通過對景物和自身經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追求的懊憹和對于世事的失望以及對自由的向往。
首聯描寫的是西閣的景色,巫山的紅葉與碧松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然而,百鳥各自命運,而孤云卻無所思慮,暗示了作者對于世事的困惑和疑惑之感。
次聯講述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追求的懊憹。盡管他也有寫詩的才華,但是由于時運不濟,功名遲遲不得,再加上衰病的纏繞,謝絕的知音,令他深感世態之殘酷。他悲憤地說道,我不像王粲一樣縱情享樂,最終只能學習越國的吟詠來排解自己的痛苦。
末聯講述的是作者對于自由的向往。他把自己的心情比作江水,日夜流向滄洲,暗示了他想要擺脫世俗的紛擾,追求內心的自由。同時,他不再追求名貴的香寶,也不再像鑷子般追求白色的虛名。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自身經歷交織的方式,通過對于巫山景色
“其如鑷白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gé èr shǒu
西閣二首
wū shān xiǎo yáo luò, bì sè jiàn sōng lín.
巫山小搖落,碧色見松林。
bǎi niǎo gè xiāng mìng, gū yún wú zì xīn.
百鳥各相命,孤云無自心。
céng xuān fǔ jiāng bì, yào lù yì gāo shēn.
層軒俯江壁,要路亦高深。
zhū fú yóu shā mào, xīn shī jìn yù qín.
朱紱猶紗帽,新詩近玉琴。
gōng míng bù zǎo lì, shuāi bìng xiè zhī yīn.
功名不早立,衰病謝知音。
āi shì fēi wáng càn, zhōng rán xué yuè yín.
哀世非王粲,終然學越吟。
lǎn xīn shì jiāng shuǐ, rì yè xiàng cāng zhōu.
懶心似江水,日夜向滄洲。
bù dào hán xiāng jiàn, qí rú niè bái xiū.
不道含香賤,其如鑷白休。
jīng guò diào bì liǔ, xiāo suǒ yǐ zhū lóu.
經過調碧柳,蕭索倚朱樓。
bì qǔ hé shí jìng, xiāo zhōng de zì yóu.
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
háo huá kàn gǔ wǎng, fú shí jì míng sōu.
豪華看古往,服食寄冥搜。
shī jìn rén jiān xìng, jiān xū rù hǎi qiú.
詩盡人間興,兼須入海求。
“其如鑷白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