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敷枕席視衾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敷枕席視衾禂”全詩
子欲養,親不留。
夜誦此語涕莫收。
吾親之沒今幾秋,尚疑舍我而遠游。
心冀乘云反故丘,再拜奉觴陳膳羞。
陶盎治米聲叟叟,木甑炊餅香浮浮。
芼姜屑桂調甘柔,稚鰲煮*長魚*,夜敷枕席視衾禂,晨起熏籠進衣裘。
哀樂此志終莫酬,有言不聞九泉幽。
北風歲晚號松楸,哀哉萬里為食謀。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宿彭山縣通津驛大風鄰園多喬木終夜有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彭山縣通津驛大風鄰園多喬木終夜有聲》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彭山縣通津驛過夜時的心情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木欲靜,風不止。
子欲養,親不留。
夜誦此語涕莫收。
吾親之沒今幾秋,
尚疑舍我而遠游。
心冀乘云反故丘,
再拜奉觴陳膳羞。
陶盎治米聲叟叟,
木甑炊餅香浮浮。
芼姜屑桂調甘柔,
稚鰲煮*長魚*,
夜敷枕席視衾禂,
晨起熏籠進衣裘。
哀樂此志終莫酬,
有言不聞九泉幽。
北風歲晚號松楸,
哀哉萬里為食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在通津驛過夜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他對親情和家庭的思念之情。詩的開頭寫道:“木欲靜,風不止”,通過描繪大風吹動樹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煩躁。接著,他寫到自己渴望照顧家人,但親人卻不留他,這使他感到傷心和無奈。夜晚,他默默地誦讀這些話語,淚水無法收拾。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的親人已經去世多年,但他仍然懷疑他們是否舍棄了他而遠游。他的內心希望能夠乘云返回故鄉,再次向親人敬酒,但這種愿望只能是他內心的幻想。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作者在驛站過夜時的生活場景,他描述了陶盎煮米的聲音、木甑炊餅的香氣以及芼姜、桂皮等調料的味道。他還提到了稚鰲煮長魚,這是一種美味的菜肴。夜晚,他躺在枕席上,眺望著衾被,早晨起來,他聞到了熏籠中的衣裘的香氣。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志向和情感的無盡哀嘆,他認為這種志向和情感永遠無法得到回報,即使有人說出這些話語,也無法傳達到九泉之下。北風吹過歲晚的松楸,作者為了生計而在萬里之外,這使他感到悲哀。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思念之情,展現了他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和思考。同時,通過描寫夜晚的生活場景,詩中融入了對美食和生活細節的描繪,增加了詩的情感層次和藝術魅力。
“夜敷枕席視衾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péng shān xiàn tōng jīn yì dà fēng lín yuán duō qiáo mù zhōng yè yǒu shēng
宿彭山縣通津驛大風鄰園多喬木終夜有聲
mù yù jìng, fēng bù zhǐ.
木欲靜,風不止。
zi yù yǎng, qīn bù liú.
子欲養,親不留。
yè sòng cǐ yǔ tì mò shōu.
夜誦此語涕莫收。
wú qīn zhī méi jīn jǐ qiū, shàng yí shě wǒ ér yuǎn yóu.
吾親之沒今幾秋,尚疑舍我而遠游。
xīn jì chéng yún fǎn gù qiū, zài bài fèng shāng chén shàn xiū.
心冀乘云反故丘,再拜奉觴陳膳羞。
táo àng zhì mǐ shēng sǒu sǒu, mù zèng chuī bǐng xiāng fú fú.
陶盎治米聲叟叟,木甑炊餅香浮浮。
mào jiāng xiè guì diào gān róu, zhì áo zhǔ zhǎng yú, yè fū zhěn xí shì qīn dǎo, chén qǐ xūn lóng jìn yī qiú.
芼姜屑桂調甘柔,稚鰲煮*長魚*,夜敷枕席視衾禂,晨起熏籠進衣裘。
āi yuè cǐ zhì zhōng mò chóu, yǒu yán bù wén jiǔ quán yōu.
哀樂此志終莫酬,有言不聞九泉幽。
běi fēng suì wǎn hào sōng qiū, āi zāi wàn lǐ wèi shí móu.
北風歲晚號松楸,哀哉萬里為食謀。
“夜敷枕席視衾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