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獲空云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稻獲空云水”全詩
寒風疏落木,旭日散雞豚。
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
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
分類: 詠史懷古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刈稻了詠懷》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刈稻了詠懷》
稻獲空云水,川平對石門。
寒風疏落木,旭日散雞豚。
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
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
中文譯文:
稻田的收獲展現出空闊的云和水,川流平穩地流入石門。
寒風漸漸吹散了稀疏的樹葉,旭日照耀著雞和豚。
荒野上傳來悲哭聲,戰事初現,樵夫的歌聲略顯疏離。
沒有家,無法獲得消息,作為客人只能信任天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處于戰亂中的時代,不僅表現了作者對戰火蔓延和家園被摧毀的悲憤之情,還抒發了對流離失所的無奈和對現實的痛苦感受。
第一句“稻獲空云水,川平對石門”引起了人們的遐想。稻田收獲豐富,展現出空闊的云和水,同時與旁邊的石門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繁榮的期望和暢想。
第二句“寒風疏落木,旭日散雞豚”通過寒風的吹散和旭日的照耀,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的景象,傳達出一種凄涼和孤寂感。
第三句“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暗示了戰火的蔓延,鄉村之中的人們初次聽到戰爭的消息,悲傷之情難以掩飾。樵夫的歌聲雖然略顯疏離,但仍然有一種頑強樂觀的態度。
最后兩句“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則表達了作者流離失所、無法獲得消息的困境和對天地的信任。無家可歸,只能作為客人漂泊天涯,遙望蒼天、信任自然,感嘆戰亂帶來的悲劇和無奈。
整首詩意深邃,以簡短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戰亂時代的困境和人們的無奈。通過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無法得到安寧的苦悶之情。同時,也折射出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
“稻獲空云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dào le yǒng huái
刈稻了詠懷
dào huò kōng yún shuǐ, chuān píng duì shí mén.
稻獲空云水,川平對石門。
hán fēng shū luò mù, xù rì sàn jī tún.
寒風疏落木,旭日散雞豚。
yě kū chū wén zhàn, qiáo gē shāo chū cūn.
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
wú jiā wèn xiāo xī, zuò kè xìn qián kūn.
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
“稻獲空云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