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冬馭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羲和冬馭近”全詩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瞿塘兩崖》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瞿塘兩崖》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瞿塘峽的壯麗景色和自然景觀。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三峽傳何處,
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
穿水忽云根。
猱玃須髯古,
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
愁畏日車翻。
詩意:
《瞿塘兩崖》以雄渾壯麗的筆觸描繪了瞿塘峽的景色。瞿塘峽位于長江上游,是美麗的三峽之一。詩人通過描寫峽谷陡峭的崖壁和碧藍的江水,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觀。他形容峽谷入云之處如同巍峨的石頭,江水穿過瞿塘峽時像云彩般飛流直下。詩中還描繪了居住在峽谷中的古老神靈,以及他們的宅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賞析:
《瞿塘兩崖》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觀,以及人類與自然的相互聯系。詩人通過對瞿塘峽的描寫,展示出他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采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語言,使讀者能夠真實地感受到瞿塘峽的壯麗與神秘。詩句中的猱玃和蛟龍等神話傳說中的生物形象,為瞿塘峽增添了神奇和藝術的氛圍。整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又通過描寫古代神靈的宅邸,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懷舊之情。同時,詩人還在最后兩句表達出人們對光陰流轉的憂慮和畏懼之情,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瞿塘兩崖》以其廣闊的視野和唯美的詩意,成功地創造出了壯麗的自然景觀,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羲和冬馭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ú táng liǎng yá
瞿塘兩崖
sān xiá chuán hé chǔ, shuāng yá zhuàng cǐ mén.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rù tiān yóu shí sè, chuān shuǐ hū yún gēn.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náo jué xū rán gǔ, jiāo lóng kū zhái zūn.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xī hé dōng yù jìn, chóu wèi rì chē fān.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羲和冬馭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