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出朝云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峽出朝云下”全詩
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
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分類:
作者簡介(劉方平)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劉方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是唐代劉方平所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楚國的巫山高聳秀美,清脆的猿猴日夜啼叫。茂密的春樹排成萬重,十二座碧峰齊聚天際。狹窄的峽谷中云霧散盡,江水從西方帶來暮雨。陽臺是直通回家的道路,我并不害怕迷路回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巫山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歷時的感受。巫山自然風光秀美,被稱為“巫山秀”。詩中描繪的猿猴的啼聲、春樹的茂密、碧峰的齊聚,展現了巫山的壯麗景色。詩人通過描寫巫山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他對家園的向往和歸屬感。陽臺象征著回家的歸路,詩人堅定地表示不會害怕迷路回家,暗示了他對家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短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巫山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家園的深深留戀和思念之情。詩歌的意境清新,既有田園詩的清麗之感,又有山水詩的壯美之情。雖然詩詞篇幅短小,但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緒和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詩通過對巫山自然景色的精彩描繪,表達了對家園的眷戀之情,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獨特關系。
“峽出朝云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fǔ zá qū gǔ chuī qǔ cí wū shān gāo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
chǔ guó wū shān xiù, qīng yuán rì yè tí.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wàn zhòng chūn shù hé, shí èr bì fēng qí.
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xiá chū zhāo yún xià, jiāng lái mù yǔ xī.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
yáng tái guī lù zhí, bù wèi xiàng jiā mí.
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峽出朝云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