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江風顛入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引得江風顛入骨”全詩
引得江風顛入骨,戲拋波浪過於樓。
十程擬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蘆揮塵尾話清秋,
柳弄腰支舞綠洲。
引得江風顛入骨,
戲拋波浪過於樓。
十程擬作一程快,
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
大江到了更添愁。
中文譯文:
蘆葦搖動塵埃,述說著清秋的故事,
垂柳搖曳著腰肢,猶如在綠洲上跳舞。
江風吹拂入骨,引起心中的顛簸,
波浪嬉戲,拍打著樓閣。
原本計劃十程路程,希望一程能快速走完,
但一天過去了,卻只走了一程。
未到達大江,心中充滿了憂愁,
而一旦到達大江,憂愁更加加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到出荻港大江的旅途。詩人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蘆葦和垂柳的動態,表達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江風吹拂入骨,波浪拍打樓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詩中的"十程擬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期望和現實的對比。詩人原本希望旅途能夠快速完成,但實際上卻進展緩慢,時間過得很慢。這種對時間流逝的感受,增加了詩中的憂愁情緒。
最后兩句"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表達了詩人對即將到達大江的憂愁。詩人在旅途中期待著到達大江,但同時也擔心大江帶來的更多困難和挑戰。這種情感的轉變,使詩詞更加豐富和深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心情變化,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期待、對時間流逝的感受以及對未知未來的憂愁。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旅途的艱辛。
“引得江風顛入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dīng jiā zhōu bì fēng xíng xiǎo gǎng, chū dí gǎng dà jiāng sān shǒu
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lú huī chén wěi huà qīng qiū, liǔ nòng yāo zhī wǔ lǜ zhōu.
蘆揮塵尾話清秋,柳弄腰支舞綠洲。
yǐn de jiāng fēng diān rù gǔ, xì pāo bō làng guò yú lóu.
引得江風顛入骨,戲拋波浪過於樓。
shí chéng nǐ zuò yī chéng kuài, yī rì fān chéng shí rì liú.
十程擬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
wèi dào dà jiāng chóu wèi dào, dà jiāng dào le gèng tiān chóu.
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
“引得江風顛入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