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何曾掃得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下何曾掃得來”出自宋代楊萬里的《讀陳蕃傳》,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tiān xià hé zēng sǎo de lái,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天下何曾掃得來”全詩
《讀陳蕃傳》
仲舉高談亦壯哉,白頭狼狽只堪哀。
枉教一室塵如積,天下何曾掃得來。
枉教一室塵如積,天下何曾掃得來。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讀陳蕃傳》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陳蕃傳》是楊萬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讀了陳蕃的傳記后的感受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仲舉高談亦壯哉,
白頭狼狽只堪哀。
枉教一室塵如積,
天下何曾掃得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陳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陳蕃的敬佩和思考。陳蕃是宋代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有著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
首句“仲舉高談亦壯哉”,表達了作者對陳蕃高尚的言談和壯麗的氣度的贊嘆。這句話中的“仲舉”是陳蕃的字,意味著陳蕃的高尚品質。
接著的“白頭狼狽只堪哀”,描繪了陳蕃晚年的困境和不幸。盡管陳蕃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他晚年卻遭受了不公和困苦,這讓作者感到悲傷和惋惜。
下兩句“枉教一室塵如積,天下何曾掃得來”,表達了作者對陳蕃的不公正待遇的憤慨。陳蕃一生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的家庭卻陷入了貧困和被遺忘的境地。這句話中的“一室塵如積”意味著陳蕃的家庭被塵埃覆蓋,沒有人來打掃。
整首詩詞通過對陳蕃的贊嘆和對他晚年遭遇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對偉大人物的尊重。它呼吁人們應該珍惜和尊重那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不應該讓他們的努力和付出被遺忘和忽視。
“天下何曾掃得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chén fān chuán
讀陳蕃傳
zhòng jǔ gāo tán yì zhuàng zāi, bái tóu láng bèi zhǐ kān āi.
仲舉高談亦壯哉,白頭狼狽只堪哀。
wǎng jiào yī shì chén rú jī, tiān xià hé zēng sǎo de lái.
枉教一室塵如積,天下何曾掃得來。
“天下何曾掃得來”平仄韻腳
拼音:tiān xià hé zēng sǎo de lái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天下何曾掃得來”的相關詩句
“天下何曾掃得來”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天下何曾掃得來”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天下何曾掃得來”出自楊萬里的 《讀陳蕃傳》,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