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師風伯同抽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師風伯同抽差”全詩
老夫驚倒卷簾看,白浪飛從東海來。
東海復東幾萬里,扶桑頃刻到長淮。
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走非人推。
似聞海若怒川后,雨師風伯同抽差。
夜提橫水明光甲,大呼一戰龜山頹。
老夫送客理皈棹,適逢奇觀亦壯哉。
豈不懷皈船不進,檕纜古柳依云堆。
須臾驚定卻成喜,分付客愁金縷杯。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瀆頭阻風》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瀆頭阻風》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寒春淺蟄未開,
船頭一聲出地雷。
老夫驚倒卷簾看,
白浪飛從東海來。
東海復東幾萬里,
扶桑頃刻到長淮。
琉璃地上玉山起,
玉山自走非人推。
似聞海若怒川后,
雨師風伯同抽差。
夜提橫水明光甲,
大呼一戰龜山頹。
老夫送客理皈棹,
適逢奇觀亦壯哉。
豈不懷皈船不進,
檕纜古柳依云堆。
須臾驚定卻成喜,
分付客愁金縷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海上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的開頭,天寒春淺,大地尚未蘇醒,船頭突然傳來一聲雷鳴,老夫驚倒卷簾觀看,只見白浪從東海飛來。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和無窮的能量。
接著,詩人描述了東海的遼闊和神奇。東海東去數萬里,扶桑(日本)瞬間到達長淮(長江入海口)。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行而來,不是人力所推。這里通過對東海的描繪,表達了其廣闊無垠的景象和神秘的力量。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似乎聽到海洋在怒吼,雨神和風神也在爭斗。夜晚,明亮的光甲橫亙水面,大呼一戰,龜山(指船只)搖搖欲墜。這里通過描繪海上的戰斗場景,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對抗和挑戰。
最后,老夫送客時整理船帆,恰逢奇觀,也是壯麗的景象。詩人感慨地說,難道不懷念歸船而不前進的時光嗎?船繩系在古老的柳樹上,依托在云堆之上。這里表達了對歸船歸家的思念和對自然環境的依賴。
整首詩詞通過對海洋景象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壯麗,同時也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人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海洋的壯麗和神奇,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慨。
“雨師風伯同抽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tóu zǔ fēng
瀆頭阻風
tiān hán chūn qiǎn zhé wèi kāi, chuán tóu yī shēng chū dì léi.
天寒春淺蟄未開,船頭一聲出地雷。
lǎo fū jīng dǎo juàn lián kàn, bái làng fēi cóng dōng hǎi lái.
老夫驚倒卷簾看,白浪飛從東海來。
dōng hǎi fù dōng jǐ wàn lǐ, fú sāng qǐng kè dào zhǎng huái.
東海復東幾萬里,扶桑頃刻到長淮。
liú lí dì shàng yù shān qǐ, yù shān zì zǒu fēi rén tuī.
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走非人推。
shì wén hǎi ruò nù chuān hòu, yǔ shī fēng bó tóng chōu chà.
似聞海若怒川后,雨師風伯同抽差。
yè tí héng shuǐ míng guāng jiǎ, dà hū yī zhàn guī shān tuí.
夜提橫水明光甲,大呼一戰龜山頹。
lǎo fū sòng kè lǐ guī zhào, shì féng qí guān yì zhuàng zāi.
老夫送客理皈棹,適逢奇觀亦壯哉。
qǐ bù huái guī chuán bù jìn, jì lǎn gǔ liǔ yī yún duī.
豈不懷皈船不進,檕纜古柳依云堆。
xū yú jīng dìng què chéng xǐ, fēn fù kè chóu jīn lǚ bēi.
須臾驚定卻成喜,分付客愁金縷杯。
“雨師風伯同抽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