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亂水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村亂水中”全詩
深山催短景,喬木易高風。
鶴下云汀近,雞棲草屋同。
琴書散明燭,長夜始堪終。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向夕》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向夕》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夕陽下農田孤城的景色。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畎畝中的孤城,矗立在江水的混亂之中。
深山使黃昏景色更顯短暫,高大的喬木易受風的吹襲。
鶴飛下來靠近云的汀岸,雞歸棲息在草屋上。
琴書散落在明亮的燭光下,長夜的開始讓人無法結束。
詩意:
這首詩以冷峻的筆觸描繪了黃昏時分的田園景色。杜甫通過描寫孤立在江水中的農田孤城、深山和高大的喬木,表達了黃昏景色的短暫和易逝。他將動物的行為融入描寫,鶴下云汀、雞棲草屋,給詩中增添了不同的生命氣息。最后,他用琴書散落和長夜來表達閑散、寂寞和無窮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夕陽下的農田和孤城,展現了短暫而美麗的黃昏景色。其中的深山和高大的喬木,使得夕陽的光芒更加顯眼。鶴和雞的出現,給詩中增添了一絲動感和生活氣息。最后,杜甫通過琴書散明燭和長夜始堪終,表達了對時光逝去和漫長夜晚的思考和感嘆。整首詩以凝練而富有張力的語言,展現了杜甫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感知和沉思的情感。
“江村亂水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g xī
向夕
quǎn mǔ gū chéng wài, jiāng cūn luàn shuǐ zhōng.
畎畝孤城外,江村亂水中。
shēn shān cuī duǎn jǐng, qiáo mù yì gāo fēng.
深山催短景,喬木易高風。
hè xià yún tīng jìn, jī qī cǎo wū tóng.
鶴下云汀近,雞棲草屋同。
qín shū sàn míng zhú, cháng yè shǐ kān zhōng.
琴書散明燭,長夜始堪終。
“江村亂水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