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頃逐輕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俄頃逐輕鷗”全詩
丹砂同隕石,翠羽共沉舟。
羈使空斜影,龍居閟積流。
篙工幸不溺,俄頃逐輕鷗。
竹宮時望拜,桂館或求仙。
姹女臨波日,神光照夜年。
徒聞斬蛟劍,無復爨犀船。
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覆舟二首》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覆舟二首》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巫峽盤渦曉,
仙山貢物秋。
丹砂同隕石,
翠羽共沉舟。
羈使空斜影,
龍居閉積流。
篙工幸不溺,
俄頃逐輕鷗。
竹宮時望拜,
桂館或求仙。
姹女臨波日,
神光照夜年。
徒聞斬蛟劍,
無復爨犀船。
使者隨秋色,
迢迢獨上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壯麗的景象,表達了杜甫對時代動蕩和自身處境的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清晨時分,巫山峽谷中的水流彎曲盤旋。黔陽(今貴州)的貢品在秋天送往京城。丹砂和隕石同船運輸,翠羽(指貴重的翡翠)和貢物一同沉入江中。
接著,詩中描寫了羈使(指被困于巫山峽谷的使者)的身影斜斜傾斜,龍也在深水中隱藏。篙工(劃船的人)幸運地沒有淹死,不久之后,他們追逐著輕盈的鷗鳥。
詩中提到了竹宮和桂館,暗示了仙山和神仙的存在。姹女(美麗的女神)在波浪上顯現,神光照耀著夜晚和歲月。然而,杜甫只是聽聞過斬殺巨龍的劍和珍貴的犀牛船,現在卻再也沒有見到了。
最后兩句表達了使者隨著秋色遠去,獨自一人往高空飛升,形容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神話意象為背景,通過描寫巨大的力量和神秘的存在,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動蕩和個人命運的反思。詩中融入了杜甫常見的政治隱喻和對壯麗景色的贊美,展示了他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
“俄頃逐輕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zhōu èr shǒu
覆舟二首
wū xiá pán wō xiǎo, qián yáng gòng wù qiū.
巫峽盤渦曉,黔陽貢物秋。
dān shā tóng yǔn shí, cuì yǔ gòng chén zhōu.
丹砂同隕石,翠羽共沉舟。
jī shǐ kōng xié yǐng, lóng jū bì jī liú.
羈使空斜影,龍居閟積流。
gāo gōng xìng bù nì, é qǐng zhú qīng ōu.
篙工幸不溺,俄頃逐輕鷗。
zhú gōng shí wàng bài, guì guǎn huò qiú xiān.
竹宮時望拜,桂館或求仙。
chà nǚ lín bō rì, shén guāng zhào yè nián.
姹女臨波日,神光照夜年。
tú wén zhǎn jiāo jiàn, wú fù cuàn xī chuán.
徒聞斬蛟劍,無復爨犀船。
shǐ zhě suí qiū sè, tiáo tiáo dú shàng tiān.
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
“俄頃逐輕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