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病不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家病不辭”全詩
江喧長少睡,樓迥獨移時。
多難身何補,無家病不辭。
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垂白(一作白首)》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垂白(一作白首)》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垂白馮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長少睡,樓迥獨移時。
多難身何補,無家病不辭。
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老年的馮唐和年輕的宋玉,他們在清秋時節的不同感受。詩人通過對馮唐和宋玉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思考。詩中還包含了對困境、無家可歸以及疾病的描繪,表現出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賞析:
1. "垂白馮唐老,清秋宋玉悲":詩人通過馮唐和宋玉的對比,表現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馮唐已經年老,垂白如霜,而宋玉則是年輕的形象。清秋的景色增添了一絲憂傷,宋玉感到悲傷,可能是因為他意識到了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
2. "江喧長少睡,樓迥獨移時":這兩句描述了環境的變化。江水嘈雜,使得詩人難以入眠,而樓閣則在時光的推移中孤獨地變換著位置。這種環境的變化與人事的變遷相呼應,加深了詩中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3. "多難身何補,無家病不辭":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困境和無家可歸者的關切。詩人認為無論面對多少困難,他們的身體都無法得到真正的滋補,而那些沒有家的人,即使身患疾病也無法離開,無法辭去他們的困境。
4. "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逃避現實和沉溺于酒色的態度。詩人表示自己寧愿甘心陶醉于千日之久,也不愿寫七哀詩,抒發自己的悲傷。這表明詩人對于應對困境的態度,他選擇了逃避而不是直面。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老年和年輕人的對比、環境的變化、困境和逃避等多方面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思考,同時也關注了社會中困境和無家可歸者的境況。
“無家病不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uí bái yī zuò bái shǒu
垂白(一作白首)
chuí bái féng táng lǎo, qīng qiū sòng yù bēi.
垂白馮唐老,清秋宋玉悲。
jiāng xuān zhǎng shǎo shuì, lóu jiǒng dú yí shí.
江喧長少睡,樓迥獨移時。
duō nàn shēn hé bǔ, wú jiā bìng bù cí.
多難身何補,無家病不辭。
gān cóng qiān rì zuì, wèi xǔ qī āi shī.
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
“無家病不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