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竟虛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雨竟虛無”全詩
炎赫衣流汗,低垂氣不蘇。
乞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
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瘴云終不滅,瀘水復西來。
閉戶人高臥,歸林鳥卻回。
峽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想見陰宮雪,風門颯踏開。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屢新。
將衰骨盡痛,被褐味空頻。
欻翕炎蒸景,飄搖征戍人。
十年可解甲,為爾一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熱三首》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熱三首》,描述了炎熱的夏季景象和人們在酷暑中的無奈和苦悶。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雷聲震天空,閃電劈虛無。
灼熱衣濕透,氣息低垂難蘇。
愿成清涼水中玉,愿作冷冽秋風菰。
何如兒童時光,風涼下舞雩。
瘴霧終難消散,瀘水再次西來。
人們關閉門戶,高臥于室內,歸林中鳥兒卻再次飛回。
山峽間仿佛火海,江上卻只有空中雷聲。
幻想中見到陰宮的雪花,微風吹開門戶。
朱李花落池塘,胡椒炊煙頻升。
將衰老之軀盡情感受痛苦,身被簡樸之衣充滿味道。
熱浪襲擊,景象如蒸籠,征戍的人在這苦熱中顫抖。
十年或可脫去鎧甲,愿你盡享這一片涼意,只需一巾之遮擋。
詩意和賞析:
杜甫在這首詩中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炎熱的夏季景象,將自然的力量與人類的感受相融合。整首詩以天氣的變化為線索,交織著人們的情感和愿望。作者將自然界的雷雨、云霧、炎熱,與人們的苦痛、渴望相互映襯,呈現出一幅炎夏中的生活畫面。
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多以極端的天氣為背景,如雷霆、炎熱,表現了自然的威力和人類的無奈。而詩人通過描述愿望,如愿成為清涼的水中玉,成為冷秋的菰蒲,表達了對清涼的渴望,寄托了對困苦現實的逃避。
最后兩句則突出了人的悲苦和渴望得到解脫。詩人用"十年可解甲"的表述,抒發出對于辛苦的等待和煎熬,以及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以對比手法,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涼爽清新環境的向往,從而彰顯了炎熱夏日中人們的疲憊、苦悶和對涼爽的渴望。
“云雨竟虛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è sān shǒu
熱三首
léi tíng kōng pī lì, yún yǔ jìng xū wú.
雷霆空霹靂,云雨竟虛無。
yán hè yī liú hàn, dī chuí qì bù sū.
炎赫衣流汗,低垂氣不蘇。
qǐ wèi hán shuǐ yù, yuàn zuò lěng qiū gū.
乞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
hé sì ér tóng suì, fēng liáng chū wǔ yú.
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zhàng yún zhōng bù miè, lú shuǐ fù xī lái.
瘴云終不滅,瀘水復西來。
bì hù rén gāo wò, guī lín niǎo què huí.
閉戶人高臥,歸林鳥卻回。
xiá zhōng dōu shì huǒ, jiāng shàng zhǐ kōng léi.
峽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xiǎng jiàn yīn gōng xuě, fēng mén sà tà kāi.
想見陰宮雪,風門颯踏開。
zhū lǐ shěn bù lěng, diāo hú chuī lǚ xīn.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屢新。
jiāng shuāi gǔ jǐn tòng, bèi hè wèi kōng pín.
將衰骨盡痛,被褐味空頻。
chuā xī yán zhēng jǐng, piāo yáo zhēng shù rén.
欻翕炎蒸景,飄搖征戍人。
shí nián kě jiě jiǎ, wèi ěr yī zhān jīn.
十年可解甲,為爾一沾巾。
“云雨竟虛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