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聲傳兩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聲傳兩夜”全詩
挈帶看朱紱,開箱睹黑裘。
世情只益睡,盜賊敢忘憂。
松菊新沾洗,茅齋慰遠游。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村雨》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雨》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雨聲傳了兩個夜晚,
冷意飄蕩在高秋。
帶著行囊看朱紱(古代官員的服飾),
打開箱子看黑色的皮袍。
世間的事情只能增加睡意,
盜賊們敢忘記憂愁。
松樹和菊花被新雨洗滌,
茅草的小屋安慰著遠行者。
詩意:
《村雨》這首詩以描寫村莊的雨季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世間紛擾的厭倦和對清靜自然的向往之情。詩中通過描繪雨聲、寒意和行囊的細節,展現了秋天的凄涼和深沉,同時抒發了詩人對官場和社會現實的失望。詩人提到松菊新沾洗,茅齋慰遠游,表現了他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認為遠離塵囂和世俗紛爭才能找到內心的寧靜和慰藉。
賞析:
《村雨》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精確的語言,展示了杜甫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自然寧靜的向往。詩中的雨聲、寒意和行囊等描寫細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凄涼和冷寂,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而對于詩人來說,松菊新沾洗,茅齋慰遠游,成為了他心靈的寄托和安慰,表達了他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紛繁世態的不屑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展示了杜甫獨特的思想情感和對人生境遇的獨到見解。
“雨聲傳兩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yǔ
村雨
yǔ shēng chuán liǎng yè, hán shì sà gāo qiū.
雨聲傳兩夜,寒事颯高秋。
qiè dài kàn zhū fú, kāi xiāng dǔ hēi qiú.
挈帶看朱紱,開箱睹黑裘。
shì qíng zhǐ yì shuì, dào zéi gǎn wàng yōu.
世情只益睡,盜賊敢忘憂。
sōng jú xīn zhān xǐ, máo zhāi wèi yuǎn yóu.
松菊新沾洗,茅齋慰遠游。
“雨聲傳兩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