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舊池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國舊池臺”全詩
館是招賢辟,樓因教囗囗。
軒車人已散,簫管鳳初來。
今日龍門下,誰知文舉才,[一作孟浩然詩]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失題》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失題》
主家新邸第,
相國舊池臺。
館是招賢辟,
樓因教囗囗。
軒車人已散,
簫管鳳初來。
今日龍門下,
誰知文舉才。
中文譯文:
主人家新建的府邸,
相國舊時的池塘臺。
府邸是為了招募賢才,
樓閣因為教育而興起。
車馬已經散去,
簫管中鳳凰初來。
今天在龍門下,
誰能知道文學的才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描述了一個主人家新建府邸的場景。府邸是為了招募賢才而建造的,樓閣則是為了教育而興起。詩中提到車馬已經散去,簫管中的鳳凰初來,暗示著主人家的府邸已經建成,但賢才尚未到來。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感慨,他站在龍門下,看著這一切,卻無人能夠理解其中的文學才華。
這首詩通過對府邸和樓閣的描繪,展現了主人家的富貴和對賢才的渴望。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孤獨感,他的文學才華無人能夠理解和欣賞。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場景,通過對比和隱喻,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國舊池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tí
失題
zhǔ jiā xīn dǐ dì, xiàng guó jiù chí tái.
主家新邸第,相國舊池臺。
guǎn shì zhāo xián pì, lóu yīn jiào wéi wéi.
館是招賢辟,樓因教囗囗。
xuān chē rén yǐ sàn, xiāo guǎn fèng chū lái.
軒車人已散,簫管鳳初來。
jīn rì lóng mén xià, shéi zhī wén jǔ cái, yī zuò mèng hào rán shī
今日龍門下,誰知文舉才,[一作孟浩然詩]
“相國舊池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