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只在青門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衣只在青門里”全詩
貌堪良匠抽毫寫,行稱高僧續傳書。
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門里,心每相親跡且疏。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寄無得頭陀》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無得頭陀》是唐代賈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夏臘今應三十余,
不離樹下冢間居。
貌堪良匠抽毫寫,
行稱高僧續傳書。
落澗水聲來遠遠,
當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門里,
心每相親跡且疏。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無得頭陀的生活和心境。無得頭陀是指一位沒有得到頭陀(佛教僧人)稱號的人,他在夏天和冬天都居住在樹下的墓地旁邊。他的外貌像是由一位精湛的工匠細心描繪而成,他的行為被譽為高僧的續傳。在他居住的地方,可以聽到遠處溪水的聲音,可以看到空中明亮的月光。他只穿著白衣,住在青門里,他的內心與世無爭,與人疏遠。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無得頭陀的生活和心態。詩人通過對無得頭陀的描寫,表達了對清凈、超脫塵世的向往和追求。無得頭陀選擇在墓地旁邊居住,顯示了他對世俗生活的超然態度。他的外貌被形容得像是藝術家的杰作,顯示了他的精神和內在的美。他的行為被贊譽為高僧的續傳,說明他的修行和慈悲之心。詩中的溪水聲和月色,象征著自然的寧靜和美好,與無得頭陀內心的寧靜相呼應。最后兩句表達了無得頭陀的孤獨和與世隔絕的心境,他只在青門里穿著白衣,與世無爭,內心與人疏遠。整首詩詞通過對無得頭陀的描寫,傳達了對超脫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和追求。
“白衣只在青門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ú de tóu tuó
寄無得頭陀
xià là jīn yīng sān shí yú, bù lí shù xià zhǒng jiān jū.
夏臘今應三十余,不離樹下冢間居。
mào kān liáng jiàng chōu háo xiě,
貌堪良匠抽毫寫,
xíng chēng gāo sēng xù chuán shū.
行稱高僧續傳書。
luò jiàn shuǐ shēng lái yuǎn yuǎn, dāng kōng yuè sè zì rú rú.
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
bái yī zhī zài qīng mén lǐ, xīn měi xiāng qīn jī qiě shū.
白衣只在青門里,心每相親跡且疏。
“白衣只在青門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