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輕身墮蒺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慷慨輕身墮蒺藜”全詩
豈無從史私袁盎,恨我從前少侍兒。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紀事》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紀事》是一首宋代文天祥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慷慨地輕身墮入蒺藜,
羝羊生乳是我歸期。
難道沒有像史書中的袁盎那樣的人,
我懊悔曾經年少時不曾侍奉他。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誠和悔恨之情。他以慷慨的心態,毫不畏懼地投身于困境之中,就像是自愿墮入蒺藜之中。他期待著像羝羊一樣能夠生乳,即希望能夠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然而,他感嘆自己沒有像歷史上的袁盎那樣有機會為國家效力,對此他深感懊悔和遺憾。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文天祥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熱愛。他以慷慨的姿態表達了自己甘愿為國家付出一切的決心。蒺藜象征著困境和艱難,而文天祥則以輕身墮入蒺藜的形象表達了自己不畏艱險的精神。他期待著能夠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將自己的力量奉獻給國家,就像羝羊生乳一樣。然而,他也感嘆自己沒有機會像歷史上的袁盎那樣為國家效力,對此深感懊悔和遺憾。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自己過去的反思,展現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為國家付出的決心。
“慷慨輕身墮蒺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ì
紀事
kāng kǎi qīng shēn duò jí lí, dī yáng shēng rǔ shì guī qī.
慷慨輕身墮蒺藜,羝羊生乳是歸期。
qǐ wú cóng shǐ sī yuán àng, hèn wǒ cóng qián shǎo shì ér.
豈無從史私袁盎,恨我從前少侍兒。
“慷慨輕身墮蒺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