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泠泠非世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巫峽泠泠非世情”全詩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愁(強戲為吳體)》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愁(強戲為吳體)》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譯文:
江草日日喚愁生,
巫峽泠泠非世情。
盤渦鷺浴底心性,
獨樹花發自分明。
十年戎馬暗萬國,
異域賓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見否,
人經罷病虎縱橫。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時局的擔憂。第一句"江草日日喚愁生"揭示了作者內心的焦慮和痛苦,江邊的草長得茂盛,仿佛在喚醒著他的憂愁。接著,作者提到了巫峽,形容巫峽清寒的景色不符合世情的富庶繁榮,進一步凸顯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矛盾感。
接下來的兩句"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通過描繪盤渦中的鷺鳥洗浴和孤獨的開花樹,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獨立的意志。這里的盤渦和獨樹可以被視為作者自己的心靈寄托,他們在世俗之外獨自存在,并表現出自己獨特的特點。
接下來的兩句"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戰亂和邊疆孤寂的觸動。杜甫生活在唐朝末年,時局動蕩,國家陷入戰亂,他身歷了十年的戰爭,見證了國家的衰落和萬國的侵略。異域的賓客來到他生活的孤城,他感嘆著城池的孤寂和滄桑。
最后兩句"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自身命運的擔憂。渭水和秦山是杜甫故鄉的象征,他不知道是否還能回到家鄉,是否能再次見到這片熟悉的土地。而"人經罷病虎縱橫"則揭示了作者經歷了疾病和艱難的歲月,以及社會的動蕩和不安。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以及與之相對比的人類命運和內心的憂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個人命運的思索。這首詩情感深沉,意境獨特,展現了杜甫詩歌中常見的悲壯和憂愁情懷,體現了他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命運的思考。
“巫峽泠泠非世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qiáng xì wèi wú tǐ
愁(強戲為吳體)
jiāng cǎo rì rì huàn chóu shēng, wū xiá líng líng fēi shì qíng.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pán wō lù yù dǐ xīn xìng,
盤渦鷺浴底心性,
dú shù huā fā zì fēn míng.
獨樹花發自分明。
shí nián róng mǎ àn wàn guó, yì yù bīn kè lǎo gū chéng.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wèi shuǐ qín shān dé jiàn fǒu, rén jīng bà bìng hǔ zòng héng.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巫峽泠泠非世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