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陸如涉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陸如涉川”全詩
青氈纊我后,白氈覆我前。
我欲正衣冠,兩手如糾纏。
飛沫流被面,代我泣涕漣。
鴻雁紛南翔,游子北入燕。
平楚渺四極,雪風迷遠天。
昔聞濟上軍,又說汶陽田。
我今履其地,吊古愴蒼煙。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汶陽道中》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汶陽道中》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積雨不肯霽,行陸如涉川。
長時間的雨水不停地下,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就像涉水渡河一樣。
青氈纊我后,白氈覆我前。
青色的氈子裹住我的身后,白色的氈子覆蓋在我的前方。
我欲正衣冠,兩手如糾纏。
我想整理我的衣冠,但雙手卻像被糾纏住一樣。
飛沫流被面,代我泣涕漣。
水花飛濺到我的臉上,代表我悲傷地流淚。
鴻雁紛南翔,游子北入燕。
大雁紛紛向南飛翔,而游子卻向北進入燕京(指北方的京城)。
平楚渺四極,雪風迷遠天。
平原和楚地在四方遼闊無邊,雪和風迷失在遙遠的天空中。
昔聞濟上軍,又說汶陽田。
過去聽說過濟水上的軍隊,又聽說過汶陽的田地。
我今履其地,吊古愴蒼煙。
如今我踏在這片土地上,懷念古人,感嘆歲月的更迭。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行走在汶陽道路上的人的心情和景象。詩人通過描寫積雨不停、泥濘的道路,以及身后的青氈、前方的白氈,表達了行走的困難和艱辛。詩中的糾纏的雙手、飛濺的水花和淚水,以及飛翔的大雁和迷失的雪風,都增添了詩詞的情感和意境。最后,詩人回憶起過去聽說的濟水上的軍隊和汶陽的田地,表達了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和懷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行走旅途中的困難和思考的體驗。同時,詩中的歷史回憶和對古人的懷念,也展示了詩人對歷史和傳統的關注和敬仰。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文天祥獨特的詩意和才華。
“行陸如涉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n yáng dào zhōng
汶陽道中
jī yǔ bù kěn jì, xíng lù rú shè chuān.
積雨不肯霽,行陸如涉川。
qīng zhān kuàng wǒ hòu, bái zhān fù wǒ qián.
青氈纊我后,白氈覆我前。
wǒ yù zhèng yì guān, liǎng shǒu rú jiū chán.
我欲正衣冠,兩手如糾纏。
fēi mò liú bèi miàn, dài wǒ qì tì lián.
飛沫流被面,代我泣涕漣。
hóng yàn fēn nán xiáng, yóu zǐ běi rù yàn.
鴻雁紛南翔,游子北入燕。
píng chǔ miǎo sì jí, xuě fēng mí yuǎn tiān.
平楚渺四極,雪風迷遠天。
xī wén jì shàng jūn, yòu shuō wèn yáng tián.
昔聞濟上軍,又說汶陽田。
wǒ jīn lǚ qí dì, diào gǔ chuàng cāng yān.
我今履其地,吊古愴蒼煙。
“行陸如涉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