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可慰心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聊可慰心跡”全詩
長風萬里來,如對騎鯨客。
監州好事者,樹此樓與石。
隆鼻號金仙,更長漫嗟惜。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太白樓》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白樓》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城蘸云根,聊可慰心跡。
長風萬里來,如對騎鯨客。
監州好事者,樹此樓與石。
隆鼻號金仙,更長漫嗟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太白樓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太白樓是一座高聳的樓閣,宛如蘸云而建,給人以心靈的慰藉。長風吹過萬里來,仿佛與騎鯨的客人對話。監州的善事之人,為了紀念這座樓,種下了樹木和石頭。樓閣的形狀高聳如隆鼻的金仙,更讓人感慨萬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太白樓的壯麗景色和作者的情感。高城蘸云根的描寫使人感受到樓閣的高聳和與云霧的交融,給人以寧靜和慰藉之感。長風萬里來,如對騎鯨客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與之對話的愿望。監州好事者種下樹木和石頭,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紀念的心情。隆鼻號金仙的形象描寫,使人感受到樓閣的雄偉和壯麗,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嘆和遺憾之情。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美的熱愛,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思考。
“聊可慰心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bái lóu
太白樓
gāo chéng zhàn yún gēn, liáo kě wèi xīn jī.
高城蘸云根,聊可慰心跡。
cháng fēng wàn lǐ lái, rú duì qí jīng kè.
長風萬里來,如對騎鯨客。
jiān zhōu hào shì zhě, shù cǐ lóu yǔ shí.
監州好事者,樹此樓與石。
lóng bí hào jīn xiān, gèng zhǎng màn jiē xī.
隆鼻號金仙,更長漫嗟惜。
“聊可慰心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